雅俗共赏
成语拼音
- yǎ sú gòng shǎng
雅俗共赏成语解释
- 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,又通俗,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。
典故出处
- 明·孙人儒《东郭记·绵驹》闻得有绵驹善歌,雅俗共赏。”
成语典故
- 这些虽好,不合老太太的意;不如做些浅近的物儿,大家雅俗共赏才好。★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回
成语造句
- 这出戏情节跌宕起伏,表演精彩绝伦,做到了雅俗共赏,让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都陶醉其中。
成语故事
- 在历史的长河中,文化艺术的发展犹如璀璨星辰,闪耀着独特的光芒。而“雅俗共赏”这一美妙的境界,也有着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。
在唐朝,诗歌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。当时,有一位名叫白居易的诗人,他的诗作风格多样,题材广泛。白居易深知诗歌不应只是文人雅士们在书斋中玩味的文字游戏,更应成为广大民众能够欣赏和理解的精神食粮。
他常常深入民间,与百姓交流,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,了解他们的生活疾苦。因此,他的诗歌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,又有对平凡生活的细腻描绘;既有高雅的意境,又有通俗易懂的表达。比如他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: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”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,描绘出了古原草顽强的生命力,无论是饱读诗书的文人还是目不识丁的百姓,都能从这首诗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不屈。
还有那首《卖炭翁》,“可怜身上衣正单,心忧炭贱愿天寒”,真实地刻画了卖炭老人的艰难处境和无奈心情,让人们对底层民众的困苦生活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同情。
白居易的诗歌在当时广为流传,上至达官贵人,下至平民百姓,无不为之倾倒。他的作品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,不仅在文人墨客的聚会中被吟诵称赞,也在街头巷尾被人们口口相传。
与之相反,当时也有一些诗人,过于追求华丽的辞藻和深奥的典故,使得他们的诗作晦涩难懂,只有少数同好能够欣赏。这些诗人虽然在小圈子里获得了一定的赞誉,但他们的作品却无法广泛传播,难以引起大众的共鸣。
白居易以他的诗歌实践,为“雅俗共赏”这一理念做出了最好的诠释。他的成功告诉我们,真正优秀的文化艺术,应当能够跨越阶层和知识水平的差异,触动每一个人的心灵,让高雅与通俗相互融合,共同绽放出绚丽的光彩。
正是因为有了像白居易这样的文化大家,不断追求雅俗共赏的境界,我们的文化艺术才得以丰富多彩,源远流长。
雅俗共赏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