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而无信

成语拼音

yán ér wú xìn

言而无信成语解释

说话不算数,没有信用。

典故出处

《谷梁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言之所以为言者,信也。言而不信,何以为言?”

成语典故

老孙若不与你,恐人说我言而无信。★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六十一回

成语造句

他之前答应得好好的,事到临头却变卦,这种行为实在是令人不耻,完全就是言而无信。

成语故事

在春秋战国时期,各国纷争不断,局势动荡不安。 有一个名叫郑庄公的君主,他统领着郑国,起初与邻国卫国建立了友好的联盟。双方约定,在面对外部威胁时互相支援,共同维护彼此的安全和利益。 然而,风云突变。卫国突然遭遇了来自其他强国的军事压力,形势危急。卫国按照之前的约定,向郑国请求援助。可郑庄公却在这个关键时刻,为了自身的利益权衡,选择了背弃承诺,对卫国的求救置之不理。 郑国的大臣们纷纷进谏,提醒郑庄公言出必行,不可言而无信,否则会有损郑国的声誉和威望,日后在诸侯之间难以立足。但郑庄公一意孤行,坚持不出兵相助。 不久之后,郑国也陷入了困境。当郑庄公向其他诸侯国寻求帮助时,却无一国愿意伸出援手。各国君主皆指责郑庄公言而无信,不值得信任。郑国因此在外交上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,国内也因为郑庄公的失信之举而人心惶惶,士气低落。 回顾历史,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功,正是因为商鞅“徙木立信”,让百姓相信了他的承诺。而郑庄公却因言而无信,自食恶果。这也让后人明白,诚信乃立人立国之本。一个人若言而无信,终将失去他人的信任和支持;一个国家若言而无信,必将在国际舞台上失去地位和尊严。我们应以此为鉴,时刻秉持诚信之道,言出必行,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赖,成就一番事业。

言而无信-成语图片

言而无信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