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重九鼎
成语拼音
- yán zhòng jiǔ dǐng
言重九鼎成语解释
- 形容说话有分量,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。
典故出处
- 宋·邵博《邵氏闻见后录》卷十五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,今又重之以权位,故其一言之出,则九鼎不足为重。”
成语典故
- 无
成语造句
- 他为人处世十分诚信可靠,只要是他许下的承诺,必然会全力以赴去实现,其分量真可谓言重九鼎。
成语故事
- 在久远的战国时期,各国纷争不断,局势变幻莫测。
当时,有一个名叫苏代的谋士。他智慧超群,能言善辩,常常奔走于各国之间,为君王出谋划策。
有一次,苏代来到了楚国。楚国的国君正为一件大事而烦恼,原来秦国对楚国虎视眈眈,不断在边境挑起事端,楚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。
苏代见到楚王后,便向楚王分析局势,他说道:“大王,如今秦国强大,但并非不可抵御。只要我们能联合其他诸侯国,共同对抗秦国,就有取胜的机会。”楚王听后,微微皱眉,说道:“联合其他诸侯国谈何容易,他们各怀心思,未必会真心相助。”
苏代不慌不忙地回答:“大王,臣愿前往其他诸侯国,凭借三寸不烂之舌,说服他们与楚国结盟。臣定当竭尽全力,不负大王重托。”楚王看着苏代坚定的眼神,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,点头同意了他的请求。
苏代首先来到了赵国。赵国的国君对楚国的提议心存疑虑,担心楚国只是想利用赵国来对抗秦国,事后并不会给予赵国任何好处。苏代深知赵国国君的顾虑,他诚恳地说道:“大王,楚国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。若秦国攻破赵国,下一个遭殃的必定是楚国。此次结盟,楚国愿与赵国同舟共济,共抗强秦。”苏代的言辞恳切,有理有据,最终打消了赵国国君的疑虑,赵国同意与楚国结盟。
接着,苏代又马不停蹄地前往齐国。齐国国君性格谨慎,对于结盟之事犹豫不决。苏代耐心地向他阐述了秦国的野心以及结盟的好处,他说:“大王,如今局势危急,若不联合抗秦,日后秦国逐一击破,齐国也难以独善其身。楚国愿与齐国携手,共同守护和平。”经过苏代的一番劝说,齐国国君终于被说服,答应与楚国结盟。
就这样,苏代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,成功地说服了多个诸侯国与楚国结盟。当他回到楚国,向楚王汇报时,楚王大喜过望,赞叹道:“苏代爱卿,你的一番言辞,真可谓言重九鼎,竟能让各国纷纷响应,与我楚国结盟。”
在各国的齐心协力之下,最终成功抵御了秦国的侵略,维护了一方的和平与安宁。
苏代以其非凡的才能和坚定的信念,用言语展现出了重如九鼎的力量,成就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。
言重九鼎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