遥相呼应

成语拼音

yáo xiāng hū yìng

遥相呼应成语解释

遥远远地;应照应。远远地互相联系,互相配合。

典故出处

《清史稿·许友信传》且郑成功出没闽、浙,奉其伪号,遥相应和,声势颇张。”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山顶上的两座烽火台,每当有外敌入侵时,便能通过火光遥相呼应,及时传递危险信号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战国时期,各国之间纷争不断,局势错综复杂。 在中原大地上,有两个相邻的诸侯国,分别是赵国和魏国。赵国地处北方,其士兵英勇善战,以骑射之术闻名天下;魏国则土地肥沃,经济繁荣,但其军事力量在某些方面稍逊于赵国。 这一年,赵国遭遇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入侵。这些游牧民族骑着骏马,挥舞着弯刀,来势汹汹。赵国的边境防线频频告急,赵王心急如焚。 在这危急关头,赵王决定向魏国求救。魏国的国君魏惠王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,如果赵国被游牧民族攻破,魏国也将面临巨大的威胁。于是,魏惠王果断派出大军,奔赴赵国边境。 魏国的军队在行军途中,遭遇了许多困难。道路崎岖,粮草供应不足,加之天气恶劣,给行军带来了极大的阻碍。然而,魏国的将士们深知此次出征的重要性,他们咬紧牙关,克服重重困难,坚定地朝着赵国边境前进。 当魏国的军队终于抵达赵国边境时,赵国的军队也在奋勇抵抗着游牧民族的进攻。双方遥相呼应,赵国的士兵看到魏国援军的旗帜,士气大振;魏国的将士们听到赵国士兵的喊杀声,也热血沸腾。 在两国军队的紧密配合下,他们对游牧民族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。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,终于将游牧民族击退,保卫了赵国的边境安全。 经此一役,赵国和魏国的关系更加紧密。在之后的岁月里,他们在面对其他诸侯国的威胁时,总是能够遥相呼应,相互支援,共同维护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面对困难和威胁时,各方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呼应是至关重要的。只有团结一致,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,实现共同的目标。

遥相呼应-成语图片

遥相呼应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