咬钉嚼铁

成语拼音

yǎo dīng jiáo tiě

咬钉嚼铁成语解释

牙齿能咬碎铁钉。比喻意志坚强。

典故出处

明·张岱《陶庵梦忆·四·祁止祥癖》止祥精音律,咬钉嚼铁,一字百磨,口口亲授,阿宝辈皆能曲通主意。”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面对困难,他毫不退缩,那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勇气,就如同咬钉嚼铁一般,一定要把问题解决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某个时期,有一个名叫赵刚的年轻人。赵刚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,但他从小就心怀壮志,不甘心一辈子过着平凡而艰苦的农耕生活。 赵刚所在的村庄常常遭受匪寇的侵扰,村民们苦不堪言。匪寇们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。每次匪寇来袭,村民们只能四散奔逃,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园被破坏,财物被掠夺。 赵刚看在眼里,痛在心中。他暗暗发誓,一定要找到办法,保护自己的村庄和乡亲们。于是,他决定离开家乡,去寻找能够让自己变得强大的方法。 经过漫长的旅途,赵刚终于拜入了一位武功高强的隐士门下。这位隐士对赵刚要求极为严格,训练也异常艰苦。每天天不亮,赵刚就得起床开始练功,一直到夜幕降临,还不能停歇。 许多和赵刚一同入门的弟子,都因为受不了这份苦而纷纷离去。但赵刚却咬紧牙关,坚持了下来。哪怕累得浑身酸痛,哪怕受伤流血,他都从未有过一丝放弃的念头。 在一次艰苦的修炼中,赵刚需要在寒冬腊月里,赤身浸泡在冰冷的河水中,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忍耐力。河水冰冷刺骨,其他弟子都望而却步,唯有赵刚,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河中。他的身体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,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,心中的信念未曾有过丝毫动摇。 经过多年的刻苦修炼,赵刚终于学成武艺。他告别师父,回到了家乡。当匪寇再次来袭时,赵刚挺身而出,凭借着自己高强的武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,与匪寇展开了殊死搏斗。 在战斗中,赵刚身先士卒,毫不畏惧。哪怕面对敌人凶猛的攻击,他也依然勇往直前,犹如咬钉嚼铁一般坚定。最终,赵刚成功击退了匪寇,保卫了村庄。 从此,赵刚的名字在当地传颂开来,人们都称赞他的勇敢和坚毅。而“咬钉嚼铁”这个词,也成为了形容像赵刚这样坚定不移、意志刚强之人的最佳写照。

咬钉嚼铁-成语图片

咬钉嚼铁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