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倡三叹
成语拼音
- yī chàng sān tàn
一倡三叹成语解释
- 指一人歌唱,三人相和◇多用以形容音乐、诗文优美,富有余味,令人赞赏不己。倡,亦作唱”。
典故出处
- 《荀子·礼论》清庙之歌,一倡而三叹也。”
成语典故
- 无
成语造句
- 这篇文章情感真挚,行文流畅,读起来让人仿佛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世界之中,韵味悠长,颇有一倡三叹之妙。
成语故事
- 在古代的音乐世界里,有一种独特的演唱方式,它能将情感深深地嵌入听众的心中,那便是“一倡三叹”。
让我们穿越回春秋战国时期,在那个百家争鸣、文化璀璨的时代,有一位名叫俞伯牙的琴师。俞伯牙的琴艺出神入化,他的琴声能够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,如高山流水、鸟语花香。
有一次,俞伯牙乘船游览,面对滔滔江水,心有所感,于是弹奏起一曲。恰巧一位名叫钟子期的樵夫路过,他被这琴声深深吸引,驻足聆听。当俞伯牙的琴音高昂激越,表现高山之巍峨时,钟子期感叹道:“善哉,峨峨兮若泰山!”当琴音变得舒缓流畅,如潺潺流水时,钟子期又赞道:“善哉,洋洋兮若江河!”俞伯牙每弹奏一段,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领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,一倡而钟子期三叹。
俞伯牙大为惊喜,他终于找到了能真正听懂他音乐的知音。然而,好景不长,钟子期不幸病逝。俞伯牙得知后,悲痛欲绝,他来到钟子期的墓前,再次弹奏起那首曾经与钟子期共同欣赏的曲子。他的琴声如泣如诉,充满了对知音离去的哀伤和思念。一曲终了,俞伯牙感慨万分,他深知从此世上再无人能像钟子期那样对他的音乐一倡三叹,理解他内心深处的情感。
在历史的长河中,这样真挚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契合是如此珍贵。“一倡三叹”不仅仅是音乐上的呼应,更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、情感共鸣的象征。
在《诗经》这部古老的诗歌总集中,也有许多作品体现了“一倡三叹”的艺术魅力。那些朴素而深情的歌谣,往往通过重复咏唱的方式,将人们的喜怒哀乐、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、对爱情的追求与坚守,反复吟咏,让人沉浸其中,感受着其中的韵味和情感的激荡。
“一倡三叹”所代表的,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传承和情感传递。它让我们明白,真正的艺术和情感,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触动人心,引发共鸣。
一倡三叹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