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尘不缁

成语拼音

yī chén bù zī

一尘不缁成语解释

犹一尘不染。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,坏风气的影响。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、干净。

典故出处

明·宋濂《贞白堂记》堂下种梅花数树,当霜雪严泎之际,众芳摇落,而是花独翘然,散而为春妍冰玉,其葩一尘不缁。”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里,他始终坚守内心的原则,做到了一尘不缁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东晋时期,社会动荡,政治黑暗,然而在这混沌的世道中,却有一位名叫周顗的名士,以其高洁的品性和坚定的操守,成为了众人敬仰的典范。 周顗出生于名门望族,自幼聪慧过人,饱读诗书。他长大后步入仕途,为官一方。当时的官场充满了尔虞我诈、贪污腐败之风,许多官员为了权力和财富不择手段,同流合污。但周顗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,不为名利所动,不被权势所屈。 有一次,周顗所在的地区遭遇了严重的旱灾,百姓颗粒无收,生活困苦不堪。朝廷拨下了救济粮款,然而负责发放的官员却中饱私囊,将大部分粮款据为己有。周顗得知此事后,义愤填膺,他不顾个人安危,亲自深入调查,收集证据,最终将那些贪污的官员绳之以法,为百姓讨回了公道。 还有一回,一位权贵为了拉拢周顗,给他送去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珍奇古玩。周顗不为所动,严词拒绝道:“吾为官,当为百姓谋福祉,而非为一己之私。这些财物于我如浮云,我断不会受之。”权贵恼羞成怒,威胁周顗要让他在官场上处处碰壁。周顗却坦然说道:“吾行得正,坐得端,何惧之有!” 周顗在这纷繁复杂、充满诱惑和陷阱的官场中,始终保持着一颗纯净的心,就如同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,一尘不缁。他的清廉正直、刚正不阿在当时的社会中显得尤为可贵。他的事迹传遍了大街小巷,百姓们对他赞不绝口,称他为“当世之贤良”。 后来,周顗的名声传到了皇帝的耳中。皇帝对他的品行大为赞赏,多次想要提拔他。但周顗却推辞道:“臣所做之事,皆为分内之责,不求功名利禄。”皇帝感慨道:“如周顗这般一尘不缁之人,实乃国家之幸,百姓之福。” 周顗的一生,都在践行着“一尘不缁”的高尚品质。他的故事也激励着后人,在面对种种诱惑和困难时,要坚守内心的纯净和正直,不为世俗的污浊所染。

一尘不缁-成语图片

一尘不缁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