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丁不识

成语拼音

yī dīng bù shí

一丁不识成语解释

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。

典故出处

《旧唐书·张弘靖传》天下无事,汝辈挽得两石弓,不如识一丁字。”

成语典故

而云古无类书,此真一丁不识之无知妄作也矣。★清·平步青《霞外捃屑》卷七

成语造句

他在文学方面毫无造诣,就连最简单的字都不认识,真可谓一丁不识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一个小村庄里,生活着一位名叫李四的年轻农民。李四家境贫寒,父母早逝,他从小就过着艰苦的生活。 李四每天辛勤劳作于田间地头,却从未有机会接受教育。他只知道如何耕种土地,如何应对四季的变化来获取收成,对于文字和知识,他几乎一无所知。 有一年,村里来了一位官员,说是要普查人口和土地,以便更好地分配税收和徭役。官员带着文书和簿册,挨家挨户地询问和记录。当轮到李四家时,官员拿出簿册,问李四一些基本的信息,比如姓名、年龄、家中田地的数量等等。 李四看着官员手中的簿册,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对他来说如同天书。官员问他问题,他一脸茫然,不知如何回答。官员有些不耐烦,指着簿册上的一些简单数字和文字,试图让李四明白,可李四仍是一脸懵懂。 最后,官员无奈地摇摇头,叹息道:“你竟然一丁不识,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,这可如何是好?”李四羞愧地低下了头,他深知自己的无知给自己带来了麻烦。 从那以后,李四常常在劳作之余,望着天空发呆,心中懊悔自己没有读书识字的机会。他看到村里那些读过书的人能够轻松地与官员交流,处理各种事务,心中充满了羡慕和向往。 后来,李四决定让自己的孩子无论如何都要去读书识字,不能像自己一样一丁不识,在生活中处处碰壁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知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。在古代社会,读书识字是人们获取信息、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途径。而在现代社会,知识的力量更是无比强大,它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,把握机遇,实现自己的价值。我们应当珍惜学习的机会,努力充实自己,以免在未来的生活中因为无知而陷入困境。

一丁不识-成语图片

一丁不识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