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巴掌拍不响
成语拼音
- yī gè bā zhǎng pāi bù xiǎng
一个巴掌拍不响成语解释
- 比喻事情不会是单方面引起的。
典故出处
-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八回袭人道‘一个巴掌拍不响’,老的也太不公些,小的也太可恶些。”
成语典故
- 无
成语造句
- 这件事双方都有责任,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,不能只怪其中一方。
成语故事
-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,生活着两户人家,一户姓张,一户姓王。张家以务农为生,家境虽说不上富裕,但一家人勤劳肯干,日子也算过得安稳。王家则是做些小买卖,家中经济状况较为宽裕。
这两家人本应相安无事,各自过着平静的生活。然而,不知从何时起,张、王两家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。起因是王家在扩建自家房屋时,占了张家的一点地。张家觉得王家仗着有点钱财,欺负老实人,心中愤愤不平。而王家则认为那块地一直没有明确的归属,自己拿来使用并无不妥。
从此,两家的争吵不断升级。张家的男主人每当在田间劳作累了,就会想起王家的霸道,嘴里忍不住骂骂咧咧。王家的主人在做生意稍有不顺时,也会把气撒在与张家的纠纷上。
邻里们纷纷前来劝解,可两家都觉得自己占理,根本听不进去。日子一长,这矛盾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。
有一天,镇上举行庙会,热闹非凡。张家的孩子和王家的孩子在人群中玩耍时,不小心撞在了一起,两个孩子都摔倒在地。这本是孩子们之间常见的小意外,可两家大人看到后,却都认为是对方孩子的过错,于是又争吵起来。这一吵,引来了众多围观的人。
有人说:“这两家人啊,一个巴掌拍不响,都有错。王家不该占人家的地,张家也不该得理不饶人。”
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站出来说道:“古往今来,邻里之间应以和为贵。大家各退一步,方能海阔天空。如此僵持不下,对两家都没有好处。”
可张、王两家依然互不相让,吵得不可开交。最终,因为这场争吵,张家耽误了农时,地里的庄稼收成不好;王家也因为分心于与张家的争斗,生意渐渐冷清。
直到这时,两家人才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。他们意识到,从最初的一点小纠纷,发展到如今两败俱伤的局面,双方都有责任。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,若不是双方都不肯让步,又怎会闹到这般田地。
后来,经过众人的再次调解,王家主动归还了占用的土地,张家也为自己之前的过激言行向王家道歉。两家终于冰释前嫌,重归于好,小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和谐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人与人的相处中,矛盾的产生往往不是单方面的原因,双方都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,互相理解、包容,才能避免冲突的加剧,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。
一个巴掌拍不响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