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毫不苟

成语拼音

yī háo bù gǒu

一毫不苟成语解释

指十分认真,一丝不苟。

典故出处

清·冒襄《影梅庵忆语》断断是再来人,一毫不苟,一丝不挂,诚然而来,诚然而往。”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他对待工作的态度极其认真,哪怕是最细微的环节也处理得恰到好处,真可谓一毫不苟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,生活着一位名叫李明的书生。李明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,但他自幼聪慧,对知识充满了渴望,立下了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的志向。 李明深知读书之路的艰辛,每日刻苦攻读,从不懈怠。他的书房里堆满了各种书籍,每一本都被他翻阅了无数次,书页的边缘都已磨损。 有一年,小镇上遭遇了旱灾,庄稼颗粒无收,百姓们生活困苦。李明的家庭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,父母为了支持他读书,节衣缩食,甚至变卖了家中一些值钱的物件。 面对这样的困境,李明没有丝毫动摇读书的决心。他依旧每天早早起床,在微弱的油灯下学习,一字一句,认真钻研,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马虎。 有一天,一位富有的商人路过小镇,听闻了李明的勤奋好学,决定资助他。商人给了他一笔不菲的钱财,并告诉他可以用这些钱改善生活,不必过得如此艰苦。然而,李明却一毫不苟,他只接受了一小部分钱财用于购买必要的书籍和笔墨,其余的全部退还。 他对商人说道:“多谢您的好意,但我读书是为了追求真理和知识,不是为了享受。这些钱财若用于奢靡的生活,只会让我分心,无法专心学业。” 商人被他的坚定和正直所打动,赞叹不已。 时光荏苒,终于迎来了科举考试。李明凭借着扎实的学识和严谨的态度,在考场上发挥出色。他的文章逻辑清晰,引经据典,每一个观点都阐述得精准无误。 最终,李明金榜题名,成为了小镇上第一个考中的进士。他入朝为官后,依旧保持着一毫不苟的作风。处理政务时,他认真负责,从不敷衍了事,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朝廷的赏识。 李明的故事传遍了整个小镇,成为了人们教育子女的典范。他的一毫不苟,不仅为他带来了成功,也让他成为了一个令人敬仰的楷模。

一毫不苟-成语图片

一毫不苟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