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呼百应

成语拼音

yī hū bǎi yìng

一呼百应成语解释

一个人呼喊,马上有很多人响应。

典故出处

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五卷当前快意,一呼再诺者,人隶也。”

成语典故

农会会员漫山遍野,梭镖短棍一呼百应,土匪无处藏踪。★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

成语造句

在他的号召下,大家齐心协力,很快就完成了艰巨的任务,真可谓是一呼百应。

成语故事

在秦朝末年,天下大乱,百姓生活苦不堪言。苛捐杂税繁重,劳役永无休止,民不聊生。 在大泽乡,有两个屯长,名叫陈胜和吴广。他们奉命带领九百名贫苦农民前往渔阳戍边,可是偏偏遇到了连天的大雨,道路泥泞难行,按照秦朝严苛的律法,他们就算到了渔阳也是逾期的下场,等待他们的将是残酷的刑罚。 陈胜吴广二人深知,去也是死,反也是死,不如拼死一搏,或许还有一线生机。于是,他们私下商量,决定起义反抗暴秦。 陈胜说道:“如今我们被困于此,进退都是死路。不如揭竿而起,为自己拼出一条活路。天下百姓受暴秦之苦久矣,只要我们振臂一呼,必然会有众多响应之人。”吴广深表赞同。 为了让众人信服,他们先在帛上用朱砂写上“陈胜王”三个字,偷偷塞进鱼肚子里。士卒买鱼回来烹食,发现了鱼腹中的帛书,都感到十分惊奇。接着,吴广又在夜晚跑到附近的神庙中,点起篝火,模仿狐狸的声音大喊:“大楚兴,陈胜王。”士卒们更是惶恐不安。 当一切准备就绪,陈胜吴广杀掉了押送他们的军官,然后站在高处,陈胜大声疾呼:“我们因大雨延误了戍边的日期,按律当斩。即便侥幸不被斩首,戍边也多半是有去无回。大丈夫不死则已,死就要死得轰轰烈烈!那些王侯将相,难道天生就是高贵的吗?” 陈胜这一番话,慷慨激昂,充满了反抗的决心。士卒们纷纷响应,他们袒露右臂,高呼“反秦”。陈胜振臂一呼,果然一呼百应,起义军迅速壮大。 他们以简陋的武器,攻打城池,各地百姓听闻陈胜吴广起义,纷纷响应,杀官造反。起义军势如破竹,很快就建立了张楚政权。 虽然陈胜吴广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,但他们的壮举揭开了反抗暴秦的序幕,为后来的刘邦、项羽推翻秦朝奠定了基础。“一呼百应”这个成语,也从此成为了形容号召力强大,响应者众多的经典表述。

一呼百应-成语图片

一呼百应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