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鳞一爪
成语拼音
- yī lín yī zhǎo
一鳞一爪成语解释
- 原指龙在云中,东露一鳞,西露半爪,看不到它的全貌。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。
典故出处
- 唐·高仲武《中兴闲气集·苏涣》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,上广州李帅,其文意长于讽刺,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。”
成语典故
- 批评陶诗,用的正是现在的语言,一鳞一爪,虽然不是全韵,表现着陶诗给予现代的我们的影像。★朱自清《日常生活的诗》
成语造句
- 在历史的长河中,我们所了解到的某些古老文明,往往只是一鳞一爪,更多的精彩或许已被岁月掩埋。
成语故事
- 在历史的长河中,有许多精彩的篇章和人物,他们的事迹如同璀璨星辰,闪耀着智慧与勇气的光芒。今天,要讲述的是一段关于一位文人墨客的故事。
在唐朝,有一位名叫王之涣的诗人。他才华横溢,心怀壮志,渴望能够凭借自己的诗作名垂青史。然而,当时的文坛竞争激烈,想要脱颖而出并非易事。
王之涣一直坚持创作,他的诗作风格独特,意境深远。但由于种种原因,他的作品流传范围并不广泛,只有少数人能够欣赏到他的佳作。
有一次,王之涣参加了一场文人雅士的聚会。在聚会上,大家纷纷展示自己的最新诗作,互相切磋交流。王之涣默默地坐在一旁,倾听着他人的吟诵,心中却充满了自信。
终于,有人注意到了一直沉默的王之涣,便邀请他展示自己的作品。王之涣微微一笑,缓缓起身,吟诵了一首自己新创作的诗。那诗句如同一股清泉,流淌在众人的心间,令人陶醉。
聚会结束后,王之涣的这首诗开始在一小部分文人之间流传。但相较于当时那些声名远扬的大诗人,王之涣的名气依然有限。
多年后,一位名叫王昌龄的诗人偶然间听到了王之涣的这首诗,只觉惊为天人。他四处打听王之涣的其他诗作,却发现能找到的不过是一鳞一爪。
王昌龄感慨万分,他深知这样的才华不应被埋没。于是,他凭借自己在文坛的影响力,大力推荐王之涣的诗作。渐渐地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王之涣,他的其他作品也逐渐被挖掘出来,为世人所传颂。
王之涣的名字终于在唐朝的诗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而他那些曾经如散落珍宝般的诗作,也得以完整地呈现在后人面前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,或许我们的才华和努力起初只能展现出一鳞一爪,但只要坚持不懈,终有一天能够大放异彩。
一鳞一爪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