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鱗一爪

成語拼音

yī lín yī zhǎo

一鱗一爪成語解釋

原指龍在雲中,東露一鱗,西露半爪,看不到它的全貌。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。

典故出處

唐·高仲武《中興閒氣集·蘇渙》三年中作變律詩九首,上廣州李帥,其文意長於諷刺,亦有陳拾遺一鱗半甲。”

成語典故

批評陶詩,用的正是現在的語言,一鱗一爪,雖然不是全韻,表現着陶詩給予現代的我們的影像。★朱自清《日常生活的詩》

成語造句

在歷史的長河中,我們所瞭解到的某些古老文明,往往只是一鱗一爪,更多的精彩或許已被歲月掩埋。

成語故事

在歷史的長河中,有許多精彩的篇章和人物,他們的事蹟如同璀璨星辰,閃耀着智慧與勇氣的光芒。今天,要講述的是一段關於一位文人墨客的故事。 在唐朝,有一位名叫王之渙的詩人。他才華橫溢,心懷壯志,渴望能夠憑藉自己的詩作名垂青史。然而,當時的文壇競爭激烈,想要脫穎而出並非易事。 王之渙一直堅持創作,他的詩作風格獨特,意境深遠。但由於種種原因,他的作品流傳範圍並不廣泛,只有少數人能夠欣賞到他的佳作。 有一次,王之渙參加了一場文人雅士的聚會。在聚會上,大家紛紛展示自己的最新詩作,互相切磋交流。王之渙默默地坐在一旁,傾聽着他人的吟誦,心中卻充滿了自信。 終於,有人注意到了一直沉默的王之渙,便邀請他展示自己的作品。王之渙微微一笑,緩緩起身,吟誦了一首自己新創作的詩。那詩句如同一股清泉,流淌在衆人的心間,令人陶醉。 聚會結束後,王之渙的這首詩開始在一小部分文人之間流傳。但相較於當時那些聲名遠揚的大詩人,王之渙的名氣依然有限。 多年後,一位名叫王昌齡的詩人偶然間聽到了王之渙的這首詩,只覺驚爲天人。他四處打聽王之渙的其他詩作,卻發現能找到的不過是一鱗一爪。 王昌齡感慨萬分,他深知這樣的才華不應被埋沒。於是,他憑藉自己在文壇的影響力,大力推薦王之渙的詩作。漸漸地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王之渙,他的其他作品也逐漸被挖掘出來,爲世人所傳頌。 王之渙的名字終於在唐朝的詩壇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,而他那些曾經如散落珍寶般的詩作,也得以完整地呈現在後人面前。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,或許我們的才華和努力起初只能展現出一鱗一爪,但只要堅持不懈,終有一天能夠大放異彩。

一鱗一爪-成語圖片

一鱗一爪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