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面之辞
成语拼音
- yī miàn zhī cí
一面之辞成语解释
- 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。指单方面的话,版面的看法。
典故出处
-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五回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,杨仪等必投魏矣。”
成语典故
- 据媒人一面之辞,所以派人相看。★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一十九回
成语造句
- 在这件复杂的事情上,我们不能仅仅听信他的陈述,毕竟那很可能只是一面之辞,还需要全面了解情况才能做出公正的判断。
成语故事
- 在历史的长河中,有这样一个故事。
战国时期,诸侯纷争,局势错综复杂。在一个小国里,发生了一起离奇的案件。
有一位富商,名叫李富。他在当地经营着庞大的商业帝国,财富无数。然而,他却被人指控犯有重罪。
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名叫张正。张正为人刚正不阿,但有时也难免有些武断。
原告是一位名叫王二的平民,他声称李富欺诈他的钱财,还威胁他的生命安全。王二在公堂上声泪俱下,诉说着自己的悲惨遭遇,引得众人纷纷同情。
张正听了王二的陈述,心中已然有了定论,他觉得王二所言句句在理,对李富产生了极大的怀疑。
然而,李富却大呼冤枉,坚称这是王二的诬陷。他试图向张正解释事情的真相,但张正却根本不听,认为他这只是狡辩。
就在这时,李富的一位好友,名叫赵贤的谋士站了出来。赵贤对张正说道:“大人,此案不可仅凭王二的一面之辞就定李富的罪啊。李富平日里乐善好施,在商界也颇有信誉,怎会做出如此恶劣之事?还望大人明察。”
张正却不以为然,说道:“王二说得如此真切,怎会有假?”
赵贤又道:“大人,古往今来,冤案无数,多少人因为只听一面之辞而含冤莫白。想那商鞅变法之时,也曾有人恶意诬陷商鞅,若秦孝公只听一面之辞,何来秦国之富强?如今大人若不深入调查,只凭一人之言就定罪,恐会酿成大错。”
张正听了,陷入沉思。
最终,张正决定重新调查此案。经过一番深入的探访和查证,终于发现原来是王二觊觎李富的财富,故意编造谎言诬陷他。
张正感慨万分,意识到自己险些酿成大错。他明白了在判断是非曲直时,绝不能只听一面之辞,而应该全面了解,仔细斟酌,才能避免冤案的发生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面对各种言论和陈述时,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不可轻信一面之辞,以免被误导,做出错误的判断。
一面之辞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