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邱之貉

成语拼音

yī qiū zhī hè

一邱之貉成语解释

邱,同丘”。比喻彼此同是丑类,没有什么差别。同一丘之貉”。

典故出处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在某些贪污腐败的案例中,那些涉案人员都是一丘之貉,为了私利不择手段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一个王朝,政治腐败,官员们贪污受贿成风。 有两位官员,一位叫李甲,一位叫王乙。他们同在一个县衙为官,表面上看起来兢兢业业,为百姓办事,实则心怀鬼胎,中饱私囊。 这李甲,平日里总是摆出一副公正廉洁的模样,对百姓嘘寒问暖。但私下里,他利用手中职权,勾结富商,为他们谋取不正当的利益,从而收取巨额贿赂。那些富商们在他的庇护下,肆意欺压百姓,垄断市场,使得民不聊生。 而那王乙呢,更是手段卑劣。他负责管理县衙的税收,却常常巧立名目,增加各种苛捐杂税。百姓们本就生活艰难,在他的盘剥下更是苦不堪言。他将搜刮来的钱财大肆挥霍,过着极度奢靡的生活。 有一次,朝廷下拨了一笔救灾款项,用于救助遭受洪灾的百姓。李甲和王乙两人见有利可图,竟相互勾结,私吞了大部分救灾款。导致许多受灾的百姓得不到及时的救助,流离失所,甚至出现了饿殍遍野的惨状。 当地有一位正直的书生,名叫张贤。他目睹了李甲和王乙的种种恶行,义愤填膺,决定向朝廷上书,揭露他们的罪行。然而,李甲和王乙耳目众多,提前得知了消息,便设计陷害张贤,给他安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,将他打入大牢。 百姓们对李甲和王乙的所作所为敢怒不敢言,只能在私下里咒骂他们。终于,有一天,朝廷派来了一位清正廉洁的钦差大臣。这位大臣微服私访,深入民间,了解到了真实的情况。 在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后,钦差大臣将李甲和王乙绳之以法。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,纷纷感叹道:“这李甲和王乙,真是一丘之貉,坏事做尽,如今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!” “一丘之貉”这个成语,正是用来形容那些彼此相同、没有差别、都不是好东西的坏人。在这个故事中,李甲和王乙就是这样的典型,他们的贪污腐败、欺压百姓的行为如出一辙,同属一类恶人。

一邱之貉-成语图片

一邱之貉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