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邱之貉

成語拼音

yī qiū zhī hè

一邱之貉成語解釋

邱,同丘”。比喻彼此同是醜類,沒有什麼差別。同一丘之貉”。

典故出處

成語典故

成語造句

在某些貪污腐敗的案例中,那些涉案人員都是一丘之貉,爲了私利不擇手段。

成語故事

在古代的一個王朝,政治腐敗,官員們貪污受賄成風。 有兩位官員,一位叫李甲,一位叫王乙。他們同在一個縣衙爲官,表面上看起來兢兢業業,爲百姓辦事,實則心懷鬼胎,中飽私囊。 這李甲,平日裏總是擺出一副公正廉潔的模樣,對百姓噓寒問暖。但私下裏,他利用手中職權,勾結富商,爲他們謀取不正當的利益,從而收取鉅額賄賂。那些富商們在他的庇護下,肆意欺壓百姓,壟斷市場,使得民不聊生。 而那王乙呢,更是手段卑劣。他負責管理縣衙的稅收,卻常常巧立名目,增加各種苛捐雜稅。百姓們本就生活艱難,在他的盤剝下更是苦不堪言。他將搜刮來的錢財大肆揮霍,過着極度奢靡的生活。 有一次,朝廷下撥了一筆救災款項,用於救助遭受洪災的百姓。李甲和王乙兩人見有利可圖,竟相互勾結,私吞了大部分救災款。導致許多受災的百姓得不到及時的救助,流離失所,甚至出現了餓殍遍野的慘狀。 當地有一位正直的書生,名叫張賢。他目睹了李甲和王乙的種種惡行,義憤填膺,決定向朝廷上書,揭露他們的罪行。然而,李甲和王乙耳目衆多,提前得知了消息,便設計陷害張賢,給他安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,將他打入大牢。 百姓們對李甲和王乙的所作所爲敢怒不敢言,只能在私下裏咒罵他們。終於,有一天,朝廷派來了一位清正廉潔的欽差大臣。這位大臣微服私訪,深入民間,瞭解到了真實的情況。 在掌握了確鑿的證據後,欽差大臣將李甲和王乙繩之以法。百姓們無不拍手稱快,紛紛感嘆道:“這李甲和王乙,真是一丘之貉,壞事做盡,如今終於得到了應有的懲罰!” “一丘之貉”這個成語,正是用來形容那些彼此相同、沒有差別、都不是好東西的壞人。在這個故事中,李甲和王乙就是這樣的典型,他們的貪污腐敗、欺壓百姓的行爲如出一轍,同屬一類惡人。

一邱之貉-成語圖片

一邱之貉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