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日三覆

成语拼音

yī rì sān fù

一日三覆成语解释

指在一天之内多次反复玩味。

典故出处

《孔子家语·弟子行》独居思仁,公言仁义。其于诗也,则一日三覆,白圭之玷,是宫绦之行也。”按,《论语·先进》南容三复白圭,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。”《家语》本此。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他对待这份重要文件的审核极其谨慎,认真程度可谓是一日三覆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,有一个名叫子思的学者。子思为人聪慧,且对学问的追求极为执着。 当时,子思游历至卫国,卫国的国君听闻他的才名,便向他请教治国之道。子思深思熟虑后,向国君进言了诸多策略。然而,这位国君却总是表现出犹豫不决的态度,对于子思的建议,常常是今天听了表示赞同,明日又加以否定,反复无常。 有一次,子思针对卫国的军事防御提出了一项重要的规划。他详细地阐述了如何加强城防、训练士兵以及储备战略物资,认为这对于卫国的安全至关重要。国君当时听得频频点头,声称一定会按照子思的建议去施行。可是,没过几天,当子思再次提及此事时,国君却面露难色,说经过重新思考,觉得此计不可行。 又有一回,子思提出了关于农业改革的方案,旨在提高卫国的粮食产量,保障百姓的温饱。国君初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,甚至还当众夸赞子思的谋略。然而,仅仅过了一天,当子思询问进展时,国君却支支吾吾,最后表示要重新斟酌。 子思对此深感失望,他感慨地对身边的人说:“这卫国国君,对待良策犹如儿戏,一日三覆,朝令夕改,如此怎能治理好国家?”他深知,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稳定的政策和坚定的决心,国君如此反复无常,必然会导致民心不稳,群臣无所适从。 正如《左传》中所说:“政贵有恒,辞尚体要,不惟好异。”治国理政,贵在持之以恒,不能轻易变更。而卫国国君的“一日三覆”,最终使得卫国在诸侯争霸的时代逐渐衰落,失去了发展壮大的机会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无论是治理国家,还是处理个人事务,都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果断的决策,不能像卫国国君那样一日三覆,否则必然一事无成。

一日三覆-成语图片

一日三覆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