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献三售
成语拼音
- yī xiàn sān shòu
一献三售成语解释
- 指人臣过蒙宠幸。同一献三酬”。
典故出处
- 唐·刘禹锡《问大钧赋》楚臣《天问》不酬,今臣过幸,一献三售。”
成语典故
- 无
成语造句
- 每次参加比赛,他总是竭尽全力表现自己,希望能得到认可,然而结果却总是不尽人意,仿佛他的努力成了一献三售,无人赏识。
成语故事
- 在春秋战国时期,各国纷争不断,人才辈出。有一个名叫子虚的年轻人,他饱读诗书,心怀壮志,渴望能够在这乱世之中施展自己的才华,成就一番伟业。
子虚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家,但他从小就聪慧过人,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。他通过自己的努力,四处求学,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和见解。
当子虚认为自己已经学有所成,便决定踏上仕途,寻找一个能够让他一展抱负的诸侯国。他首先来到了实力较为强大的齐国。
在齐国,子虚向齐王献上了自己精心构思的治国方略。他详细阐述了如何加强农业生产,以确保国家的粮食充足;如何改革军事制度,提高军队的战斗力;如何选拔贤能之士,让国家的治理更加清明。然而,齐王却对此不以为然,认为子虚不过是一介书生,空谈理论,毫无实际经验。子虚的第一次“献”,以失败告终。
但子虚并未气馁,他又辗转来到了赵国。这次,他针对赵国当时面临的边境危机,提出了一系列的防御策略。他分析了敌军的特点和作战方式,建议赵国加强边境的防御工事,训练精锐的边防部队。然而,赵王却沉迷于声色犬马,对国家的安危漠不关心,子虚的建议再次被忽视。
接连的碰壁并没有让子虚放弃,他继续前往魏国。在魏国,子虚看到魏国国内贵族势力膨胀,百姓生活困苦。于是他向魏王进言,主张削弱贵族的特权,减轻百姓的赋税,以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民众的向心力。可惜,魏王被贵族们所左右,根本听不进子虚的忠言。
子虚一献三售,却始终未能得到赏识和重用。他满心的抱负无处施展,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愤。
然而,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那些不重视人才、不听忠言的诸侯国逐渐衰落。而子虚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世的一个警示,让人们明白,一个国家若不能广纳贤才,倾听良策,必将走向衰败。
在当今社会,我们也应当以史为鉴,善于倾听他人的有益建议,莫让“一献三售”的悲剧重演。
一献三售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