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樽就教

成语拼音

yí zūn jiù jiào

移樽就教成语解释

樽古代盛酒器;就凑近。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,以便请教。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。

典故出处

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二十一回也罢,我们‘移樽就教’罢。”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在学术研究中遇到难题时,他总是积极向资深的专家学者请教,这种虚心好学、移樽就教的态度令人称赞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某个时期,有一位名叫李明的年轻书生。李明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,自幼聪慧好学,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追求。 随着年龄的增长,李明的学识日益渊博,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谦逊的心。他深知学无止境,明白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不过是沧海一粟。 有一次,李明偶然听闻城中有一位德高望重、学识渊博的老者,名叫王贤。王贤精通经史子集,对诸多学问都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。李明心想,若能得到王贤的指点,自己必能在学问之道上更进一步。 于是,李明毫不犹豫地带着自己的一些笔记和疑问,前往王贤的住所。当他到达时,王贤正在庭院中悠闲地品茶读书。李明恭敬地上前,向王贤行礼,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敬仰之情,并诚恳地希望能得到他的教诲。 王贤见李明态度诚恳,谦逊有礼,心中顿生好感。他放下手中的书卷,微笑着请李明入座。然而,李明却坚持不肯,他说道:“先生乃大学问家,晚辈怎敢与先生平起平坐。”说完,李明主动将自己的座位移到王贤身旁,以便能更近距离地聆听教诲,这便是“移樽就教”。 王贤开始为李明答疑解惑,从诗词歌赋到治国方略,从人生哲理到世间百态,无所不包。李明听得如痴如醉,时而点头称是,时而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王贤探讨。王贤对李明的悟性和思考能力颇为赞赏,对他的教导也更加用心。 在王贤的指导下,李明的学问有了显著的进步。他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还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学者,备受人们的尊敬和推崇。 而李明“移樽就教”的事迹也在当地流传开来,成为了人们传颂的佳话。许多年轻学子纷纷效仿李明,以谦逊的态度向有学问的前辈请教,形成了一股良好的学风。 在历史的长河中,像李明这样“移樽就教”的例子不胜枚举。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周礼,成就了一段学术交流的佳话;刘备三顾茅庐,向诸葛亮请教治国安邦之策,最终成就了一番帝业。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,只有保持一颗谦逊的心,主动向他人请教,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见识,实现自我的提升和发展。

移樽就教-成语图片

移樽就教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