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樽就教

成語拼音

yí zūn jiù jiào

移樽就教成語解釋

樽古代盛酒器;就湊近。端着酒杯離座到對方面前共飲,以便請教。比喻主動去向人請教。

典故出處

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二十一回也罷,我們‘移樽就教’罷。”

成語典故

成語造句

在學術研究中遇到難題時,他總是積極向資深的專家學者請教,這種虛心好學、移樽就教的態度令人稱讚。

成語故事

在古代的某個時期,有一位名叫李明的年輕書生。李明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,自幼聰慧好學,對知識有着強烈的渴望和追求。 隨着年齡的增長,李明的學識日益淵博,但他始終保持着一顆謙遜的心。他深知學無止境,明白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不過是滄海一粟。 有一次,李明偶然聽聞城中有一位德高望重、學識淵博的老者,名叫王賢。王賢精通經史子集,對諸多學問都有着獨到而深刻的見解。李明心想,若能得到王賢的指點,自己必能在學問之道上更進一步。 於是,李明毫不猶豫地帶着自己的一些筆記和疑問,前往王賢的住所。當他到達時,王賢正在庭院中悠閒地品茶讀書。李明恭敬地上前,向王賢行禮,表達了自己對他的敬仰之情,並誠懇地希望能得到他的教誨。 王賢見李明態度誠懇,謙遜有禮,心中頓生好感。他放下手中的書卷,微笑着請李明入座。然而,李明卻堅持不肯,他說道:“先生乃大學問家,晚輩怎敢與先生平起平坐。”說完,李明主動將自己的座位移到王賢身旁,以便能更近距離地聆聽教誨,這便是“移樽就教”。 王賢開始爲李明答疑解惑,從詩詞歌賦到治國方略,從人生哲理到世間百態,無所不包。李明聽得如癡如醉,時而點頭稱是,時而提出自己的見解與王賢探討。王賢對李明的悟性和思考能力頗爲讚賞,對他的教導也更加用心。 在王賢的指導下,李明的學問有了顯著的進步。他不僅在科舉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,還成爲了當地有名的學者,備受人們的尊敬和推崇。 而李明“移樽就教”的事蹟也在當地流傳開來,成爲了人們傳頌的佳話。許多年輕學子紛紛效仿李明,以謙遜的態度向有學問的前輩請教,形成了一股良好的學風。 在歷史的長河中,像李明這樣“移樽就教”的例子不勝枚舉。孔子曾向老子請教周禮,成就了一段學術交流的佳話;劉備三顧茅廬,向諸葛亮請教治國安邦之策,最終成就了一番帝業。這些故事都告訴我們,只有保持一顆謙遜的心,主動向他人請教,才能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和見識,實現自我的提升和發展。

移樽就教-成語圖片

移樽就教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