绳趋尺步

成语拼音

shéng qū chǐ mù

绳趋尺步成语解释

绳、尺:木工校曲直、量长短的工具,引伸为法度;趋:快走;步:行走。指举动符合规矩,毫不随便。

典故出处

《宋史·朱熹传》:“方是时,士之绳趋尺步,稍以儒名者,无所容其身。”

成语典故

南宋时期,朝廷内部在朱熹倡导的“道学”上分为两派,权臣韩侂胄极力排斥朱熹,认为道学为伪学,道学代表结为死党,目的是想篡位。在这种情况下,道学代表们小心翼翼、一举一动都绳趋尺步。有人建议朱熹解散学堂,朱熹总是笑而不答。

成语造句

他这个人做事总是谨小慎微,简直就是绳趋尺步,一点都放不开手脚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,生活着一个名叫李三的年轻人。 李三从小就被父母严格教导,要遵守各种规矩和礼仪。他的成长环境仿佛有无数隐形的绳索束缚着他,让他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符合特定的标准。 随着年龄的增长,李三进入了一家私塾学习。在私塾里,先生对学生们的要求更是严格到了极致。从坐姿到站姿,从说话的方式到书写的规范,都有着明确的规定。李三在这样的环境中,愈发变得谨小慎微,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按照尺子量好的尺寸来进行,不敢有丝毫的偏差。 有一次,私塾举行了一场重要的礼仪活动。所有的学生都需要按照特定的步骤和姿势进行。李三紧张得手心出汗,他害怕自己稍有差错就会受到责罚。在整个过程中,他全神贯注,每一个动作都如同机械般精准,不敢有一丝懈怠。 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李三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快乐。他感觉自己仿佛被这些规矩和礼仪困在了一个小小的笼子里,无法自由地伸展和表达自己。他开始思考,这样的绳趋尺步的生活真的是他想要的吗? 有一天,李三偶然间读到了一些古代先贤的著作。他从那些文字中感受到了一种自由和洒脱的气息。那些先贤们倡导人们要遵循内心的声音,不要被过多的外在规矩所束缚。李三深受启发,他开始尝试着打破一些不必要的束缚,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。 虽然这个过程并不容易,因为长期以来的习惯让他很难一下子改变。但是,李三坚定地迈出了每一步。他逐渐学会了在遵守基本规则的前提下,给自己一些自由的空间。他不再是那个机械般行动的人,而是变得更加鲜活和真实。 最终,李三找到了一种平衡。他明白了规矩和礼仪的重要性,但也知道不能让它们成为自己生活的全部。他学会了在规矩的框架内,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个性。 从李三的故事中,我们可以看到,绳趋尺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,但如果过度强调,可能会让人失去自我和创造力。我们应该在遵循必要规则的同时,也要给心灵留下一片自由的天空,让生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。就如同历史上那些敢于突破传统、追求自由的先辈们一样,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新的活力和进步。

绳趋尺步-成语图片

绳趋尺步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