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狸致鼠、以冰致绳

成语拼音

yǐ lí zhì shǔ、yǐ bīng zhì shéng

以狸致鼠、以冰致绳成语解释

用猫招引老鼠,用冰作绳索。比喻事情不能成功。

典故出处

《吕氏春秋·功名》以狸致鼠、以冰致绳,虽工不能。”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想要解决这个难题,却用了完全错误的方法,就如同以狸致鼠、以冰致绳,怎么可能成功呢?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一个国度里,有一位君主,他一心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,使百姓安居乐业,国家繁荣昌盛。 这位君主起初满怀热情,广纳贤才,制定了一系列看似完美的政策和法规。他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能够迅速改变国家的面貌,让国家走向富强。然而,他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,那就是对于民众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了解不足。 他所制定的政策,就如同“以狸致鼠”。狸猫本是老鼠的天敌,用狸猫去吸引老鼠,这显然是违背常理的。君主的某些政策本意是激励百姓努力劳作,但由于过于严苛和不切实际,反而让百姓感到压力巨大,心生抵触,失去了劳作的积极性。 在推行法令方面,他也犯了类似的错误。他期望通过极其严格和僵化的法令来规范百姓的行为,达到社会的安定有序。这就好比“以冰致绳”,想用冰块来做成绳子,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。过于冷酷和不灵活的法令,不仅没有让社会秩序变得更好,反而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和反抗。 有一位忠臣,深知君主的做法存在问题,便斗胆进谏。他向君主讲述了历史上那些因为政策不当而导致国家衰败的例子,比如某个朝代因为赋税过重,导致民不聊生,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起义。他还提到,曾经有一个国家,法令过于严苛,失去了民心,使得国家分崩离析。 君主听后,陷入了沉思。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,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国情和民意,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推行政策和法令。 最终,君主决定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治国策略。他深入民间,了解百姓的疾苦和需求,制定出更加合理、人性化的政策和法令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,国家逐渐走上了正轨,百姓们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做事时,必须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,遵循客观规律,不能凭借主观臆想,否则就会像这位君主起初那样,事与愿违,达不到预期的效果。

以狸致鼠、以冰致绳-成语图片

以狸致鼠、以冰致绳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