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升量石

成语拼音

yǐ shēng liáng dàn

以升量石成语解释

升、石容量单位,十升为一斗,十斗为一石。比喻以肤浅的理解力推测深奥的道理。

典故出处

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使尧度舜则可,使桀度尧,是犹以升量石也。”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在分配资源时,若不进行精准评估,而只是盲目地凭借主观判断,那无异于以升量石,必然导致分配不公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,有一个名叫梁国的诸侯国。梁国土地肥沃,百姓们大多以农耕为生,国家还算安定富足。 在梁国的都城,有一位名叫赵括的富商。他凭借着精明的头脑和善于钻营的手段,积累了巨额的财富。然而,赵括虽然富有,却极为吝啬,对钱财的计算到了锱铢必较的程度。 有一年,梁国遭遇了罕见的旱灾。农作物大量减产,百姓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。梁国的国君为了救济灾民,决定向富商们征集粮食。赵括自然也在被征集之列。 当官员们来到赵括家,说明来意后,赵括表面上满口答应,心里却在盘算着如何能少出一些粮食。他拿出家中最小的量具来量米,还故意在量米的过程中动手脚,使得实际给出的粮食远远少于他应该捐献的数量。 百姓们对赵括的这种行为极为愤慨,纷纷指责他的不义之举。然而,赵括却不以为意,还振振有词地说:“我这是以升量石,已经尽力而为了。” 他的这番话传到了国君的耳中,国君大怒。国君深知,在国家危难之际,赵括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。于是,国君下令严惩赵括,没收了他的大部分财产,并将这些财产用于救济灾民。 在历史的长河中,像赵括这样以升量石、目光短浅、自私自利的人,往往最终都没有好下场。他们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,却忽视了大局和长远的利益。而那些心怀天下、慷慨大义之人,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和赞誉,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做人不能像赵括那样,以升量石,自私狭隘。在面对集体利益和他人困难时,应当有大局观,有担当,有奉献精神,只有这样,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,也才能让自己的人生道路更加宽广。

以升量石-成语图片

以升量石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