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私废公

成语拼音

yǐ sī fèi gōng

以私废公成语解释

由于私情而废弃公务。

典故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六回晃回顾众将,厉声大叫曰‘若取得云长首级者,重赏千金!’公惊曰‘公明何出此言?’晃曰‘今日乃国家之事,某不敢以私废公。’言讫,挥大斧直取关公。”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在工作中,我们绝不能因个人的情感和利益而做出不当的选择,以私废公,损害集体的利益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某个王朝,有一位名叫李恪的官员。李恪出身贫寒,但凭借着自身的勤奋和聪慧,在科举考试中崭露头角,最终步入仕途。 起初,李恪为官清廉,一心为民,深受百姓的爱戴和上级的赏识。他在地方任职期间,积极推行各种改革措施,使得当地的经济繁荣,治安良好。 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李恪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。他的家族中,有一位堂兄李宏,因生意失败欠下巨额债务。李宏找到李恪,希望他能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一些利益,帮助自己摆脱困境。李恪起初是拒绝的,他深知为官者应以公为重,不能徇私舞弊。 但李宏不断地向李恪哭诉,讲述家族的情谊和自己的困境。李恪最终心软,决定帮助李宏。他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,暗中为李宏的生意提供便利,甚至挪用了一部分公款来填补李宏的债务漏洞。 李恪的这些行为,虽然暂时解决了李宏的问题,但却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。他的下属们看到他为了私情而违反规定,也纷纷效仿,利用职权谋取私利。当地的官场风气变得污浊不堪,百姓们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。 与此同时,朝廷派遣了一位监察御史前来巡查。这位御史刚正不阿,明察秋毫。经过一番调查,他发现了李恪以私废公的种种罪行。 御史将李恪的罪行如实上报朝廷。朝廷大为震怒,立即下令将李恪革职查办。李恪在狱中懊悔不已,他想起了古代那些清正廉洁、一心为公的贤臣,如包拯、海瑞等,他们始终坚守原则,不为私情所动,为百姓谋福祉,为国家尽忠诚。而自己却因为一时的软弱和亲情的羁绊,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,不仅毁了自己的前程,还玷污了为官者的声誉。 最终,李恪被依法严惩,他的家族也因此蒙羞。这个故事成为了后世的警示,告诫人们在面对私情和公理时,要坚守正道,切不可因私废公,否则必将自食恶果。

以私废公-成语图片

以私废公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