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人成事

成语拼音

yīn rén chéng shì

因人成事成语解释

因依靠。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。

典故出处

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公等碌碌,所谓因人成事者也。”

成语典故

小将因人成事,何足道哉!★元·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第四折

成语造句

他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,总是希望借助他人的力量来达成目标,这种因人成事的作风实在不可取。

成语故事

在战国时期,有一个叫平原君的贵族。他门下养了许多食客,以显示自己的威望和实力。 当时,秦国攻打赵国,兵临邯郸城下。赵国形势危急,赵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救。平原君决定从众多的门客中挑选二十个文武双全的人一同前往,希望能说服楚王出兵相助。 然而,挑来挑去,只选出了十九个满意的人。就在平原君感到为难的时候,有一个叫毛遂的门客主动站了出来,自我推荐。平原君看着毛遂,有些怀疑地问:“先生在我门下多久了?”毛遂回答:“三年了。”平原君说:“一个有才能的人处在世上,就好比锥子放在口袋里,尖儿立刻就会露出来。可先生在我这里三年了,我却从未听说过您,这说明您没有什么才能啊。”毛遂不卑不亢地说:“那是因为您从未把我放进口袋里。如果早把我放进去,我早就脱颖而出了。”平原君觉得他的话有几分道理,便带着毛遂一同前往楚国。 到了楚国,平原君与楚王从早上谈到中午,还是没有结果。那十九个门客都在阶下焦急地等待着,却又无计可施。 这时,毛遂手按宝剑,快步登上台阶,大声说道:“出兵的事,三言两语就可以决定,为何谈了这么久还没有结果?”楚王见毛遂如此无礼,十分恼怒,斥责道:“我与你主人商谈,你上来干什么?”毛遂毫不畏惧,继续说道:“如今楚国地大物博,兵强马壮,却不敢出兵抗秦。秦国白起不过是个小竖子,率领几万人的军队,一战就占领了楚国的鄢、郢,再战就烧毁了楚国的夷陵,三战就羞辱了楚国的祖先。这是楚国百世的仇恨,连赵国都为楚国感到羞耻,而大王您却犹豫不决。联合抗秦,是为了楚国,也是为了赵国。”楚王被毛遂的气势和言辞所震慑,又觉得他说得有理,于是当场答应出兵援赵。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,感慨地说:“我赵胜从今往后再也不敢评论士人了。我以前自以为能够识别人才,却差点错失了毛先生这样的豪杰。毛先生一到楚国,就使赵国的地位比九鼎大吕还要尊贵。毛先生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,强于百万之师。我实在是因人成事啊。” “因人成事”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,指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。平原君能够成功地求得楚国的援兵,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毛遂的勇敢和智慧,他自己原本一筹莫展,最终依靠毛遂才达成了目标。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,在关键时刻,一个有能力、有勇气的人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,改变局势。同时,也提醒我们不要轻视那些平时默默无闻的人,说不定他们在关键时刻就能展现出非凡的才能。

因人成事-成语图片

因人成事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