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喻失义

成语拼音

yǐn yù shī yì

引喻失义成语解释

引喻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。义公正合宜的道理。指说话不恰当,不合道理。

典故出处

三国蜀·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义,以塞忠谏之路也。”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在与人交流时,我们要注意言辞清晰、逻辑连贯,切勿像他那般杂乱无章,引喻失义,导致对方无法理解我们的真正意图。

成语故事

在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群雄纷争。刘备怀着兴复汉室的壮志,在乱世中艰难地打拼着自己的事业。 当时,刘备三顾茅庐,请出了智谋超群的诸葛亮。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局势,提出了一系列战略规划。在刘备的阵营中,还有许多忠诚勇敢的将领和谋士。然而,随着势力的逐渐扩大,内部的矛盾和分歧也开始显现。 有一次,刘备在与部下商议重要决策时,一位名叫张武的将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他本意是想为刘备出谋划策,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。但由于他急于表现自己,言辞过于激烈,且没有经过深思熟虑,在论述的过程中逐渐偏离了主题,引用的比喻和事例也不恰当,导致他的观点不仅没有被大家接受,反而引起了众人的反感和质疑。 刘备见状,面色凝重,他深知在如此关键的时刻,内部的团结和意见的准确表达至关重要。他语重心长地对张武说:“吾等身处乱世,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生死存亡,切不可引喻失义,误了大事。” 诸葛亮也微微点头,说道:“主公所言极是。引喻失义,不仅不能阐明观点,反而会扰乱众人之心,影响大局。” 张武听后,满脸羞愧,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当即向刘备请罪。 此后,刘备的部下们在商议事务时,都更加谨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,力求准确清晰,避免引喻失义。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团结一心,谨慎决策,刘备的势力才得以不断壮大,最终在乱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,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,恰当引用事例和比喻,否则就可能会引喻失义,达不到预期的效果,甚至可能会带来不良的后果。

引喻失义-成语图片

引喻失义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