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恨而终

成语拼音

yǐn hèn ér zhōng

饮恨而终成语解释

饮恨心里怀着怨恨和冤屈。内心满怀着怨恨或冤屈死去。

典故出处

唐·蒋防《霍小玉传》我为女子,薄命如斯。君是丈夫,负心如此。韶颜稚齿,饮恨而终。”

成语典故

小女兴娘薄命,为思念郎君成病,于两月前饮恨而终,已殡在郊外了。★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三

成语造句

他一生追求理想却遭遇重重阻碍,最终未能实现,竟饮恨而终。

成语故事

在历史的长河中,有无数的人物因种种原因而抱憾离世,留下了一段段令人感慨的故事。 在南北朝时期,有一位名叫刘谌的英雄人物。刘谌乃蜀汉后主刘禅的第五子,自幼聪慧,且胸怀壮志,一心想要为蜀汉的江山社稷贡献自己的力量。 当时,曹魏大军兵临成都城下,蜀汉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机。刘禅在朝中众臣的劝说下,心生怯意,竟欲开城投降,以保一时之安宁。刘谌听闻此消息后,悲愤交加,力谏刘禅,表示愿与成都共存亡,与敌军决一死战。然而,刘禅却一意孤行,根本不听刘谌的忠言。 刘谌深知,一旦投降,蜀汉数代人的心血将付诸东流,祖宗的基业将毁于一旦。他无奈回到家中,望着祖先的牌位,泪如雨下。他想起了刘备当年为兴复汉室,历经千辛万苦,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相助,又与众多忠臣良将并肩作战,方才在蜀地建立了政权。如今,这一切即将化为乌有,他怎能不痛心疾首? 刘谌带着妻儿来到了昭烈庙,对着刘备的塑像哭诉道:“祖宗创业艰难,今一旦弃之,吾宁死不辱!”言罢,先杀妻儿,而后自刎而死,饮恨而终。 刘谌的死,是对蜀汉灭亡的沉痛控诉,也是对懦弱投降的强烈抗议。他以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和对蜀汉的忠诚,然而却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。他的饮恨而终,成为了那个动荡时代的一个悲剧缩影,让后世之人在感叹历史的无常时,也对他的忠贞义烈充满了敬佩与惋惜。 在历史的洪流中,个人的力量往往显得如此渺小。刘谌虽有壮志豪情,却无法力挽狂澜,只能怀着满腔的悲愤和遗恨离开这个世界。但他的精神却如同璀璨的星辰,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芒。

饮恨而终-成语图片

饮恨而终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