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恨而終

成語拼音

yǐn hèn ér zhōng

飲恨而終成語解釋

飲恨心裏懷着怨恨和冤屈。內心滿懷着怨恨或冤屈死去。

典故出處

唐·蔣防《霍小玉傳》我爲女子,薄命如斯。君是丈夫,負心如此。韶顏稚齒,飲恨而終。”

成語典故

小女興娘薄命,爲思念郎君成病,於兩月前飲恨而終,已殯在郊外了。★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三

成語造句

他一生追求理想卻遭遇重重阻礙,最終未能實現,竟飲恨而終。

成語故事

在歷史的長河中,有無數的人物因種種原因而抱憾離世,留下了一段段令人感慨的故事。 在南北朝時期,有一位名叫劉諶的英雄人物。劉諶乃蜀漢後主劉禪的第五子,自幼聰慧,且胸懷壯志,一心想要爲蜀漢的江山社稷貢獻自己的力量。 當時,曹魏大軍兵臨成都城下,蜀漢面臨着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機。劉禪在朝中衆臣的勸說下,心生怯意,竟欲開城投降,以保一時之安寧。劉諶聽聞此消息後,悲憤交加,力諫劉禪,表示願與成都共存亡,與敵軍決一死戰。然而,劉禪卻一意孤行,根本不聽劉諶的忠言。 劉諶深知,一旦投降,蜀漢數代人的心血將付諸東流,祖宗的基業將毀於一旦。他無奈回到家中,望着祖先的牌位,淚如雨下。他想起了劉備當年爲興復漢室,歷經千辛萬苦,三顧茅廬求得諸葛亮相助,又與衆多忠臣良將並肩作戰,方纔在蜀地建立了政權。如今,這一切即將化爲烏有,他怎能不痛心疾首? 劉諶帶着妻兒來到了昭烈廟,對着劉備的塑像哭訴道:“祖宗創業艱難,今一旦棄之,吾寧死不辱!”言罷,先殺妻兒,而後自刎而死,飲恨而終。 劉諶的死,是對蜀漢滅亡的沉痛控訴,也是對懦弱投降的強烈抗議。他以生命捍衛了自己的尊嚴和對蜀漢的忠誠,然而卻無法改變歷史的走向。他的飲恨而終,成爲了那個動盪時代的一個悲劇縮影,讓後世之人在感嘆歷史的無常時,也對他的忠貞義烈充滿了敬佩與惋惜。 在歷史的洪流中,個人的力量往往顯得如此渺小。劉諶雖有壯志豪情,卻無法力挽狂瀾,只能懷着滿腔的悲憤和遺恨離開這個世界。但他的精神卻如同璀璨的星辰,在歷史的天空中閃耀着永不磨滅的光芒。

飲恨而終-成語圖片

飲恨而終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