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璧三献

成语拼音

bái bì sān xiàn

白璧三献成语解释

楚人和氏得玉璞,两献楚王,两遭刖足。第三次王使治璞,得白玉,琢以为璧,世称“和氏璧”。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。

典故出处

见《韩非子·和氏》。

成语典故

春秋时期,楚国珠宝匠卞和从山中发现一块璞玉原料,兴高采烈跑到宫里去进献给楚厉王,楚厉王认为这根本就是石头,就命人砍了他的左脚;进献给楚武王,楚武王也同样砍了他的右脚。只有楚文王识货,命人加工成为有名的和氏璧。

成语造句

他多次尝试向不同的人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,犹如白璧三献,却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机会。

成语故事

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个名叫卞和的人。 卞和生活在一个小山村,他平日里就喜欢在山间漫步,对各种石头有着独特的兴趣和敏锐的观察力。有一次,他在山中偶然发现了一块璞玉,他一眼就看出了这块璞玉的与众不同,它质地温润,隐隐透出不凡的气息。 卞和满心欢喜地带着这块璞玉去献给当时的国王。然而,国王身边的玉工却不识货,认为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,国王大怒,认为卞和是故意欺骗他,便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左脚。 尽管遭遇了如此不公的待遇,但卞和坚信自己手中的璞玉是绝世珍宝。多年后,新的国王继位,卞和又一次怀揣着璞玉去进献。可这一次,依然是相同的结果,玉工还是将其认作普通石头,国王一怒之下又砍去了卞和的右脚。 卞和失去了双脚,却依然没有放弃。他抱着璞玉在荆山下日夜哭泣,泪水都哭干了,眼中流出了血水。他的遭遇和坚持最终引起了人们的注意,消息传到了新国王的耳中。 这位国王被卞和的执着所打动,他决定亲自让人来查看这块璞玉。当璞玉被剖开,果然如卞和所坚信的那样,是一块举世无双的美玉。国王为了表彰卞和的忠诚和坚持,将这块美玉命名为“和氏璧”。 卞和历经磨难,终于让这块美玉得以展现其真正的价值,他的“白璧三献”虽然过程充满了曲折和痛苦,但也正因为如此,才让和氏璧的故事更加传奇,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璀璨的一笔。 在历史的记载中,和氏璧成为了权力和财富的象征,引发了无数的争夺和故事。而卞和,他的执着和信念,也被后人铭记和敬仰。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坚持和对真理的追求,他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要轻易放弃,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和努力,总有一天,如同那被隐藏的美玉一样,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。 “白璧三献”这个成语,就是从卞和的故事中演变而来,它代表着即使遭遇多次挫折和拒绝,仍然坚持不懈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,直到最终成功的精神。这种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闪耀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勇往直前,去追寻自己心中的那块“白璧”。

白璧三献-成语图片

白璧三献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