饔飧不给
成语拼音
- yōng sūn bù jǐ
饔飧不给成语解释
- 一日三餐不能自给。形容穷苦。同饔飧不继”。
典故出处
- 明·朱国帧《涌幢小品·天下策一》转大冶主簿,故苗地,长吏多不乐往,代行令事,多方抚恤,尽却例金,锱铢无所取,至饔飧不给,部民有雷粲者。”
成语典故
- 衰国之民,饔飧不给,裿褐不完。★清·谭嗣同《仁学》二四
成语造句
- 他最近生活潦倒,经济状况极差,以至于饔飧不给,日子过得十分艰难。
成语故事
- 在古代,有一个名叫李四的书生。李四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,父母皆是朴实的农民,靠着几亩薄田勉强度日。
李四自幼聪慧过人,对读书有着极高的热情和天赋。尽管家境贫寒,无法为他提供优越的学习条件,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知识的渴望,常常借他人的书籍在微弱的油灯下刻苦攻读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李四的才华逐渐崭露头角。他决定离开家乡,前往京城谋求功名,希望能够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。然而,京城的生活并非他想象中那般美好。
李四初到京城,人生地不熟,身上所带的盘缠也很快用尽。他租住在一间简陋的小屋中,每日为生计发愁。为了节省开支,他常常一天只吃一顿饭,有时甚至连这一顿都无法保证。
由于没有足够的钱财,李四无法购买笔墨纸砚,只能在地上用树枝写字练习。他四处寻找可以打零工的机会,但由于他身材瘦弱,又没有一技之长,很多雇主都不愿意雇用他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李四的生活越发艰难,饔飧不给。但他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,依然坚持不懈地学习。
终于,一次偶然的机会,李四的才华被一位官员所赏识。这位官员为他提供了一些帮助,让他能够继续参加科举考试。李四不负众望,在科举考试中一举高中,从此踏上了仕途。
后来,李四成为了一名清正廉洁、为民做主的好官。每当回忆起那段饔飧不给的艰苦岁月,他都会感慨万分,并告诫身边的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,勤奋努力,不可懈怠。
饔飧不给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