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仇敌忾

成语拼音

tóng chóu dí kài

同仇敌忾成语解释

同仇:共同对敌;敌:对抗,抵拒;忾:愤怒。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。

典故出处

《诗经·秦风·无衣》:“修我戈矛,与子同仇。”《左传·文公四年》:“诸侯敌王所忾,而献其功。”

成语典故

东周春秋时期,有一首流传于军中的歌谣,表现了士兵们 慷慨从军;同心对敌的乐观精神和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。这首歌谣 分为三节,可以反复咏唱。其中第一节是这样的:”谁说没有衣服?我 的战袍就是你的。国王兴兵打仗,快把刀枪修好。我与你共同对付仇敌。” “同仇”这个词就来源于上面的歌谣。  公元前623年,卫国的宁俞出使鲁国,鲁文王设宴招待。席间,文王让乐工演唱《湛露》和《彤tong弓》,宁俞一听就知道。这是周天子对诸侯恩赐、褒奖时的宴乐。为此,他在席间不作任何答谢之辞。 文王对宁俞在席间表示沉默不理解。宴饮完毕后,命人私下询 问他是什么原因。宁俞回答说:“当年诸侯以周天子对敌人的愤恨为 同恨,所以为天子献上战功。天子为了酬谢诸侯,在酒宴中赐彤弓, 赋《湛露》,这是应该的。但如今我们卫国来到鲁国表示友好,大王学 天子赐诸侯的礼节,也命乐工演唱《湛露》和《彤弓》。在这种情况下, 我只好沉默不言了。” “敌忾(kai)”这个词就来源宁俞说的话。

成语造句

在国家面临危难之时,全体人民同仇敌忾,共同抵御外敌的入侵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,有一个国家名为卫国。卫国原本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,但由于邻国的不断侵扰和掠夺,卫国的百姓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。 有一次,邻国再次举兵入侵卫国,他们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,卫国的百姓们流离失所,痛苦不堪。面对如此残暴的敌人,卫国的百姓们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仇恨。 卫国的将军卫鞅看到国家和百姓所遭受的苦难,心急如焚。他深知,仅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的,必须要唤起全体百姓的斗志,让大家团结一心,共同抵抗外敌。于是,卫鞅开始在全国各地奔走,号召百姓们奋起反抗。 他对百姓们说:“我们的国家正在遭受敌人的侵略,我们的亲人正在受苦受难。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,我们必须团结起来,共同对抗敌人。只有我们同仇敌忾,才能保卫我们的国家,才能让我们的亲人过上安宁的生活。” 百姓们被卫鞅的话深深打动,他们纷纷响应号召,拿起武器,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。在卫鞅的带领下,卫国的百姓们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军队。他们同仇敌忾,士气高昂,心中只有一个信念,那就是打败敌人,保卫国家。 在战场上,卫国的军队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。百姓们不顾生死,奋勇杀敌,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。他们相互配合,相互支持,如同一个整体,让敌人无从下手。 经过一场又一场的激战,卫国的军队终于取得了胜利,将敌人赶出了自己的国家。百姓们欢呼雀跃,庆祝着这来之不易的胜利。而这场胜利的关键,正是因为卫国的百姓们能够同仇敌忾,团结一心。 从此以后,卫国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和安宁。百姓们也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,他们始终铭记着同仇敌忾的精神,努力建设自己的国家。 在历史的长河中,同仇敌忾的故事屡见不鲜。每当国家面临危难之时,总有无数的英雄豪杰和普通百姓挺身而出,他们怀着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,齐心协力,共同抵抗外敌。这种同仇敌忾的精神,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。它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,不畏艰难险阻,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努力奋斗。

同仇敌忾-成语图片

同仇敌忾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