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仇敵愾

成語拼音

tóng chóu dí kài

同仇敵愾成語解釋

同仇:共同對敵;敵:對抗,抵拒;愾:憤怒。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。

典故出處

《詩經·秦風·無衣》:“修我戈矛,與子同仇。”《左傳·文公四年》:“諸侯敵王所愾,而獻其功。”

成語典故

東周春秋時期,有一首流傳於軍中的歌謠,表現了士兵們 慷慨從軍;同心對敵的樂觀精神和保衛祖國的英雄氣概。這首歌謠 分爲三節,可以反覆詠唱。其中第一節是這樣的:”誰說沒有衣服?我 的戰袍就是你的。國王興兵打仗,快把刀槍修好。我與你共同對付仇敵。” “同仇”這個詞就來源於上面的歌謠。  公元前623年,衛國的寧俞出使魯國,魯文王設宴招待。席間,文王讓樂工演唱《湛露》和《彤tong弓》,寧俞一聽就知道。這是周天子對諸侯恩賜、褒獎時的宴樂。爲此,他在席間不作任何答謝之辭。 文王對寧俞在席間表示沉默不理解。宴飲完畢後,命人私下詢 問他是什麼原因。寧俞回答說:“當年諸侯以周天子對敵人的憤恨爲 同恨,所以爲天子獻上戰功。天子爲了酬謝諸侯,在酒宴中賜彤弓, 賦《湛露》,這是應該的。但如今我們衛國來到魯國表示友好,大王學 天子賜諸侯的禮節,也命樂工演唱《湛露》和《彤弓》。在這種情況下, 我只好沉默不言了。” “敵愾(kai)”這個詞就來源寧俞說的話。

成語造句

在國家面臨危難之時,全體人民同仇敵愾,共同抵禦外敵的入侵。

成語故事

在古代,有一個國家名爲衛國。衛國原本是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,但由於鄰國的不斷侵擾和掠奪,衛國的百姓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。 有一次,鄰國再次舉兵入侵衛國,他們燒殺搶掠,無惡不作,衛國的百姓們流離失所,痛苦不堪。面對如此殘暴的敵人,衛國的百姓們心中充滿了憤怒和仇恨。 衛國的將軍衛鞅看到國家和百姓所遭受的苦難,心急如焚。他深知,僅憑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戰勝強大的敵人的,必須要喚起全體百姓的鬥志,讓大家團結一心,共同抵抗外敵。於是,衛鞅開始在全國各地奔走,號召百姓們奮起反抗。 他對百姓們說:“我們的國家正在遭受敵人的侵略,我們的親人正在受苦受難。我們不能再坐以待斃,我們必須團結起來,共同對抗敵人。只有我們同仇敵愾,才能保衛我們的國家,才能讓我們的親人過上安寧的生活。” 百姓們被衛鞅的話深深打動,他們紛紛響應號召,拿起武器,準備與敵人決一死戰。在衛鞅的帶領下,衛國的百姓們組成了一支強大的軍隊。他們同仇敵愾,士氣高昂,心中只有一個信念,那就是打敗敵人,保衛國家。 在戰場上,衛國的軍隊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。百姓們不顧生死,奮勇殺敵,展現出了無比的勇氣和頑強的毅力。他們相互配合,相互支持,如同一個整體,讓敵人無從下手。 經過一場又一場的激戰,衛國的軍隊終於取得了勝利,將敵人趕出了自己的國家。百姓們歡呼雀躍,慶祝着這來之不易的勝利。而這場勝利的關鍵,正是因爲衛國的百姓們能夠同仇敵愾,團結一心。 從此以後,衛國又恢復了往日的繁榮和安寧。百姓們也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,他們始終銘記着同仇敵愾的精神,努力建設自己的國家。 在歷史的長河中,同仇敵愾的故事屢見不鮮。每當國家面臨危難之時,總有無數的英雄豪傑和普通百姓挺身而出,他們懷着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,齊心協力,共同抵抗外敵。這種同仇敵愾的精神,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夠不斷髮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源泉。它激勵着人們勇往直前,不畏艱難險阻,爲了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努力奮鬥。

同仇敵愾-成語圖片

同仇敵愾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