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目间珠
成语拼音
- yú mù jiān zhū
鱼目间珠成语解释
- 比喻以假乱真。
典故出处
- 《参同契》上鱼目岂为珠,蓬蒿不成槚。”宋·司马光《稷下赋》珷玞乱玉,鱼目间珠,泥沙涨者其泉混,莨莠茂者其谷芜。”
成语典故
- 无
成语造句
- 在这纷繁复杂的古玩市场,新手很容易被误导,错把赝品当作珍品,就像鱼目间珠,难以分辨真假。
成语故事
- 在古代的一个繁华国度,商业繁荣,贸易兴盛。
有一位名叫郑商的富商,他经营着一家规模庞大的珠宝店,店内各种珍宝琳琅满目,吸引着众多达官贵人前来选购。
郑商为了获取更多珍稀的珠宝,常常派遣手下的商队远赴他国,搜罗奇珍异宝。
一次,商队从远方归来,带回了一批新的珠宝。郑商满心欢喜地亲自查验这批货物。在众多璀璨夺目的珠宝之中,竟有一颗看似珍珠的宝物,其色泽和外形与真正的珍珠极为相似。然而,这其实只是一颗鱼目,经过巧妙的伪装,足以以假乱真。
郑商一时疏忽,未能辨别出这颗鱼目,竟将其与真正的珍珠一同陈列在店内最显眼的位置,并标以高价。
不久,一位身份尊贵的官员前来为其夫人选购生辰礼物。他一眼便看中了那颗被郑商误当作珍珠的鱼目,毫不犹豫地付了高价将其买走。
当这位官员将礼物送给夫人时,夫人身边的一位见多识广的侍女看出了端倪,指出这并非珍珠,而是鱼目。官员听闻后,怒不可遏,认为郑商故意欺诈,败坏了自己的名声。
此事迅速传开,郑商的声誉一落千丈,生意也大受影响。
在这个故事中,郑商因为一时的疏忽,鱼目间珠,未能分辨真假,从而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损失。这也警示着后人,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时,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,切不可粗心大意,否则就可能因小失大,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。正如《史记》中所云:“欲而不知止,失其所以欲;有而不知足,失其所以有。”我们在追求利益和成功的道路上,要时刻保持谨慎,明辨是非,以免被表面的相似所迷惑,错失真正的宝贵之物。
鱼目间珠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