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水迭桥

成语拼音

yù shuǐ dié qiáo

遇水迭桥成语解释

遇水阻拦,就架桥通过。形容不怕阻力,奋勇前进。

典故出处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在面对各种突发状况时,他总能灵活应对,仿佛有一种神奇的能力,能够做到遇水迭桥,顺利解决问题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,有一个名叫赵括的年轻人,他出生于一个将门之家,自幼熟读兵书,谈论起军事战略来滔滔不绝,就连他的父亲赵国名将赵奢也难不倒他。周围的人都对赵括的军事才能赞不绝口,认为他将来必定能够成为一代名将。 然而,赵奢却深知儿子的问题所在。他曾忧心忡忡地对妻子说:“兵,死地也,而括易言之。使赵不将括即已,若必将之,破赵军者必括也。”意思是战争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,可赵括却把它说得轻而易举。如果赵国不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,要是真用了他,使赵国兵败的一定就是他。 后来,秦国进攻赵国,廉颇奉命抵御秦军。廉颇深知秦军远道而来,急于速战速决,于是采取了以守为攻的策略,坚壁不出。秦军久攻不下,粮草供应逐渐困难,士气也开始低落。 秦国见状,便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,说秦军最怕的是赵括为将。赵王本来就对廉颇的坚守战略不满,听到这些谣言后,立刻决定用赵括取代廉颇。 赵括上任后,一改廉颇的防守策略,主动出击。他根本不了解秦军的真实情况,只是按照自己从兵书中所学的理论来指挥作战。 秦军将领白起佯装败退,诱敌深入。赵括不知是计,率领赵军一路追击,进入了秦军的埋伏圈。当赵括发现中计,想要撤退时,却发现秦军已经截断了他们的退路,并且包围了他们。 赵军被困多日,粮草断绝,士兵们饥饿疲惫,士气低落。赵括虽然多次组织突围,但都以失败告终。最终,赵括在突围中被秦军射死,四十多万赵军全军覆没。 这场战役,让赵国元气大伤,从此一蹶不振。而赵括,这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年轻人,不仅断送了自己的性命,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。 从这个故事中,我们可以明白,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不能像赵括那样只是空谈理论,而应该像廉颇和白起那样,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,遇水迭桥,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取得成功,避免重蹈赵括的覆辙。

遇水迭桥-成语图片

遇水迭桥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