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经地义

成语拼音

tiān jīng dì yì

天经地义成语解释

经:规范,原则;义:正理。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。指绝对正确,不能改变的道理。也指理所当然的事。

典故出处

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夫礼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”

成语典故

出处《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)夫札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释义“经”指常规,原则“义”指正理,准则。天经地义比喻正确的,不可改变的因而也不容置疑的道理。故事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姬贵死后,按习俗由他正夫人所生的世子姬敬继位。但是,景王生前曾与大夫宾孟商讨过,打算立非正夫人所生的长子姬朝为世子。这样,姬朝也有资格继位。于是,周王室发生了激烈的王位之争。在这种情况下,晋顷公召集各诸侯国的代表在黑壤盟,商讨如何使用王室安宁。参加商讨的有晋国的赵鞅,郑国的淤吉、宋国的乐大心等。会上.晋国的赵鞅向郑国的游吉请教什么叫“礼”。游吉回答说:“我国的子产大夫在世时曾经说过,礼就是天之经,地之义,也就是老天规定的原则,大地施行的正理!它是百姓行动的依据,不能改变,也不容怀疑。”赵鞅对游吉的回答很满意,表示—定要牢记这个道理。其他诸侯国的代表听了,也大都表示有理。接着,赵鞅提出各诸候国应全力支持敬王,为他提供兵卒、粮草,并且帮助他把王室迁回王城。后来,晋国的大夫率领各诸侯国的军队,帮助敬王恢复王位,结束了周王室的王位之争。

成语造句

父母抚养子女长大成人,子女赡养父母安度晚年,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。

成语故事

在遥远的古代,有一个名为华国的地方。华国百姓安居乐业,国家繁荣昌盛。 在华国的一个小镇上,住着一位名叫李义的年轻人。李义为人善良正直,对父母极为孝顺。他的父亲年老体弱,常常生病,李义总是不辞辛劳地照顾父亲,为他端茶送水、熬药喂食。 有一天,李义的父亲病情突然加重,卧床不起。李义心急如焚,四处求医问药,但父亲的病情却丝毫没有好转。镇上的一位老医生告诉李义,在遥远的山上有一种珍贵的草药,或许可以治好他父亲的病。李义听闻后,毫不犹豫地决定上山寻找草药。 他历经艰辛,翻山越岭,终于找到了那种草药。然而,在下山的途中,李义遇到了一场暴雨,他全身湿透,疲惫不堪。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,那就是尽快赶回家中救父亲。 当李义带着草药回到家时,父亲已经奄奄一息。他赶紧熬药给父亲服下,经过几天几夜的精心照料,父亲的病情终于慢慢好转。李义的行为感动了周围的邻居,大家纷纷称赞他是一个大孝子。 在华国,孝顺父母被视为天经地义之事。正如《礼记》中所记载:“孝子之养也,乐其心,不违其志。”李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孝道。他的故事在华国流传开来,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。 时光流转,华国的文化和传统得以传承和发展。而孝顺父母这一天经地义的美德,也一直被人们所珍视和弘扬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这种源自人性深处的善良和责任,始终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。人们在生活中,始终秉持着这样的信念,关爱父母,尊敬长辈,将这份天经地义的情感延续下去,让家庭充满温暖,让社会更加美好。在岁月的长河中,李义的故事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,但它所蕴含的意义却深远而持久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坚守着那些天经地义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。

天经地义-成语图片

天经地义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