刖趾适履

成语拼音

yuè zhǐ shì lǚ

刖趾适履成语解释

鞋小脚大,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。比喻不合实际,勉强迁就,生搬硬套。

典故出处

三国·魏·鱼豢《魏略》刖趾适履,刻肌伤骨,反更称说,自以为能。”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为了达到某种不切实际的标准,他竟然不顾实际情况,强行改变方法,这无异于刖趾适履,最终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。

成语故事

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个名叫卫国的国家。 卫国的国君是一个刚愎自用、自以为是的人。他常常不顾实际情况,强行推行一些不合理的政策和规定。 在卫国的一座小城邑中,有一位手艺精湛的鞋匠。他制作的鞋子不仅款式精美,而且穿着非常舒适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 有一天,卫国国君突发奇想,要制定一个全国统一的鞋子尺码标准。他不管人们脚的大小差异,就硬性规定了一个固定的尺码,并下令所有人都必须按照这个尺码来买鞋和穿鞋。 这一规定一经颁布,就引起了轩然大波。百姓们纷纷抱怨,因为每个人的脚大小不同,怎么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尺码来适应所有人呢? 然而,国君却一意孤行,丝毫不听取民众的意见。 鞋匠也陷入了困境。按照国君的规定,他不能再根据顾客脚的实际大小来制作鞋子,只能按照统一的尺码。结果,很多顾客买回去的鞋子不是太大就是太小,根本无法穿着行走。 有一位顾客,他的脚趾比较特殊,按照国君规定的尺码买的鞋子根本穿不了。他找到鞋匠,希望能为他重新制作一双合适的鞋子。 鞋匠无奈地说:“国君有令,我只能按照规定的尺码做鞋,不能为您单独制作啊。” 这位顾客气愤地说:“这简直就是刖趾适履!为了迁就不合适的鞋子,难道要砍掉自己的脚趾吗?” 消息传到了国君那里,但国君依然不为所动,坚持他的错误决定。 不久之后,卫国因为国君的这种不切实际、固执己见的治理方式,导致民生哀怨,经济衰退,国家陷入了混乱之中。 而“刖趾适履”这个成语,也就此流传开来,用来讽刺那些不顾实际情况,生搬硬套的愚蠢行为。它提醒着后人,在做事的时候,一定要从实际出发,尊重客观规律,不能盲目地遵循一些不合理的规定或模式,否则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。

刖趾适履-成语图片

刖趾适履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