载舟覆舟

成语拼音

zài zhōu fù zhōu

载舟覆舟成语解释

民众犹如水,可以承载船,也可以倾覆船。比喻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。

典故出处

《荀子·王制》传曰‘君者舟也,庶人者水也,水则载舟,水则覆舟。’此之谓也。”

成语典故

怨不在大,可畏惟人。载舟覆舟,报宜深慎。★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
成语造句

老百姓能拥护一个王朝,也能推翻一个王朝,正所谓“水可载舟,亦可覆舟”,载舟覆舟的力量都在民众之中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中国,政治的兴衰往往与统治者对待百姓的态度息息相关。 在隋朝末年,隋炀帝杨广继位后,他好大喜功,穷奢极欲。他大兴土木,营建东都洛阳,又多次巡游江都,沿途百姓苦不堪言。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,他不断加重赋税和徭役,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 杨广还频繁发动对外战争,三征高句丽,使得大量士兵战死沙场,无数家庭支离破碎。百姓们怨声载道,民不聊生。 此时,全国各地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,反抗隋炀帝的暴政。其中,翟让、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声势最为浩大。他们军纪严明,深受百姓的拥护和支持。 而在太原的李渊父子,也看到了隋朝的腐朽和百姓的愤怒。他们顺应民心,起兵反隋。在征战的过程中,李渊深知“得民心者得天下”的道理,他下令军队要严守纪律,不得骚扰百姓。 与此相反,隋炀帝却依然沉浸在自己的奢华生活中,对百姓的疾苦不闻不问。最终,隋朝的统治在百姓的反抗浪潮中土崩瓦解,隋炀帝也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。 唐朝建立后,唐太宗李世民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。他经常与大臣们讨论治国之道,深知百姓的力量是巨大的。他曾说:“君,舟也;人,水也。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”意思是统治者就像船,而百姓就像水,水可以承载船安稳前行,也可以将船推翻沉没。 在唐太宗的统治下,轻徭薄赋,劝课农桑,任用贤能,虚心纳谏。使得百姓能够安居乐业,国家繁荣昌盛,开创了“贞观之治”的盛世局面。 由此可见,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,取决于统治者是否能够重视百姓的力量,关心百姓的疾苦。如果统治者能够以民为本,顺应民心,那么百姓就会像水一样承载着国家这艘大船平稳前行;反之,如果统治者残暴不仁,欺压百姓,那么百姓就会像汹涌的洪水一样将其推翻。这便是“载舟覆舟”所蕴含的深刻道理。

载舟覆舟-成语图片

载舟覆舟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