贼去关门
成语拼音
- zéi qù guān mén
贼去关门成语解释
- 贼偷了东西走后才云关门。比喻事故发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。
典故出处
-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一僧问曰‘若不遇于师,几成走作。’师曰‘贼去后关门。’”
成语典故
- 这里贼去关门,众人更加小心,不敢睡觉。★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一二回
成语造句
- 家里遭了小偷,损失惨重,现在才想着加强安保措施,这无异于贼去关门。
成语故事
-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,生活着一群朴实善良的人们。这里平日安宁祥和,人们以农耕和手工艺为生。
有一户姓李的人家,家中颇为富裕,主人李老爷为人豪爽,但也有些粗心大意。他家的仓库里堆满了粮食和贵重物品,却没有安排足够的人手看守。
一天,镇上突然来了一群流寇。这些流寇平日里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。他们听闻李老爷家富有,便趁着夜色悄悄潜入。由于防守疏忽,流寇们轻松地进入了李家的仓库,大肆搜刮,将值钱的东西席卷一空。
等到第二天清晨,李家的人才发现仓库遭了贼,损失惨重。李老爷这才如梦初醒,懊悔不已,急忙召集家人加强防备,增加家丁巡逻,还在仓库门口加了几道锁。
然而,这一切都为时已晚。正所谓“贼去关门”,贼人已经得手离去,此时再做这些防范措施,也无法挽回已经遭受的损失。
在历史上,也有不少类似的例子。比如战国时期,赵国名将李牧镇守边疆,抵御匈奴。起初,赵王对李牧的防守策略不理解,认为他太过保守。然而,当李牧离开后,赵国边境频频遭受匈奴侵扰,损失巨大。此时赵王才意识到李牧策略的重要性,可惜已经无法挽回之前的局面。
又如三国时期,刘备为关羽报仇,倾全国之力攻打东吴。却因战略失误,在夷陵之战中大败。此时他才后悔当初没有听从诸葛亮等人的劝阻,然而大势已去,无法改变失败的结局。
“贼去关门”这个成语告诉我们,做事要有预见性和防范意识,不能等到灾祸发生了才想起采取措施,否则往往会追悔莫及。我们应当在问题出现之前,就做好充分的准备,未雨绸缪,防患于未然,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遗憾。
贼去关门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