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山不让土壤
成语拼音
-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
泰山不让土壤成语解释
- 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
典故出处
- 《史记·李斯无传》:“是以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。”
成语典故
- 战国时期,秦王嬴政因恨吕不韦专权,设法排挤他,吕不韦畏罪自杀。嬴政将吕不韦的门客全部驱散。吕不韦的门客李斯上书嬴政:“是以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;王者不却众庶,故能明其德。”嬴政遂留用他。
成语造句
- 只有像泰山不让土壤一样拥有广阔的胸怀和包容精神,我们才能更好地接纳不同的人和事,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。
成语故事
- 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个强大的国家,其国王极具雄心壮志。这位国王一心想要扩大自己国家的领土,使国家变得更加强盛。
在他的治理下,国家不断对外征战。一次,国王决定攻打一个边境小国。这个小国虽然弱小,但人民却十分勇敢且坚韧。当战争的号角吹响,小国的百姓们纷纷挺身而出,与强大的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。
然而,实力的差距终究是难以弥补的,尽管小国人民竭尽全力,最终还是难以抵挡大国的进攻。小国的领土逐渐被侵占,人民陷入了困境。
在这个过程中,有一位智者来到了国王面前。他对国王说:“陛下,您如今虽然取得了胜利,但您可知‘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’。一个国家要真正强大,不能仅仅依靠武力征服,还需要包容和接纳不同的人和文化。”国王听后,陷入了沉思。
智者继续说道:“就如同那泰山,它之所以能够如此高大雄伟,正是因为它不拒绝任何一粒微小的土壤。如果我们能够像泰山一样,接纳这些被征服的人民,让他们融入我们的国家,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,那我们的国家将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。”
国王被智者的话深深打动,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。他意识到,一味地用武力征服并不能真正赢得人心,只有给予人民尊重和关爱,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。
于是,国王改变了策略。他不再对被征服的人民进行压迫和剥削,而是给予他们平等的权利和机会。他鼓励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,让国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个曾经通过战争扩张的国家,因为国王的英明决策,变得更加和谐与强大。人民安居乐业,国家的发展蒸蒸日上。而国王也明白了“泰山不让土壤”的真正含义,明白了包容和接纳的力量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生活中,我们也要有像泰山一样的胸怀,不排斥任何微小的力量或机会。无论是与人相处还是追求事业的成功,都要懂得包容和接纳不同的观点、不同的人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不断成长,成就更大的辉煌。正如那泰山,凭借着广阔的胸怀成就了自己的雄伟壮丽。
泰山不让土壤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