滕薛争长

成语拼音

téng xuē zhēng zhǎng

滕薛争长成语解释

滕侯与薛侯争夺席位。指争夺尊位或首位

典故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十一年春,滕侯、薛侯来朝,争长。”

成语典故

公元前712年,姬姓滕侯与任姓薛侯同去鲁国朝见鲁隐公,两人都争着排在前头为长。薛侯认为他的祖先分封在前应排在前头,滕侯认为自己是皇族姓应排首位。鲁隐公派羽父去劝说薛侯,薛侯同意让滕侯居上。

成语造句

两国之间为了争夺领土,如同滕薛争长一般互不相让,导致局势愈发紧张。

成语故事

春秋时期,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。在众多诸侯国中,滕国和薛国虽不算强大,但也有着自己的故事。 滕国和薛国相邻,两国时常会因为一些利益和事务产生摩擦。有一次,两国的国君一同前往鲁国朝见鲁隐公。在朝堂之上,滕侯和薛侯为了谁先行礼的问题起了争执。 滕侯认为自己的国家历史更为悠久,理应排在前面。而薛侯则以自己是先到鲁国为由,坚持要占先。双方各执一词,互不相让,场面一度十分尴尬。 鲁隐公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处理这棘手的局面。他的大臣们纷纷进言,有的支持滕侯,有的则倾向薛侯。正当众人争论不休时,鲁国一位智慧的大臣站出来说:“主公,滕国和薛国的争执其实不必急于定论。滕国,乃是周文王一母同胞的弟弟的后代,按照辈分和礼仪来说,确实有着特殊的地位。然而,薛侯先到我国,这也是事实。我们不如从长计议,权衡利弊,寻找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。” 鲁隐公听后,觉得有理,便开始仔细思考。他想起了先人的教诲和历史上各国之间处理类似争端的经验。他深知,若处理不当,可能会引发两国之间更大的矛盾,甚至影响到鲁国与他们的关系。 最终,鲁隐公经过深思熟虑,决定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。他让滕侯和薛侯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行礼,既照顾到了滕国的历史地位,也尊重了薛侯先到的事实。滕侯和薛侯虽然心中仍有些不服,但在鲁隐公的调解下,也只能暂时接受了这个安排。 这件事过后,滕国和薛国意识到彼此之间的矛盾不能再这样持续下去。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,逐渐尝试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问题。而鲁国也通过这次事件,展示了自己在处理诸侯国之间关系上的智慧和能力。 “滕薛争长”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,它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为了争夺先后顺序或地位而产生的争执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类似的争端屡见不鲜。然而,通过这个故事,我们也可以明白,在面对矛盾和冲突时,我们需要冷静思考,借鉴历史经验,以智慧和理性的方式去解决问题,而不是一味地争执不休。只有这样,才能避免冲突的扩大化,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。

滕薛争长-成语图片

滕薛争长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