滕薛爭長

成語拼音

téng xuē zhēng zhǎng

滕薛爭長成語解釋

滕侯與薛侯爭奪席位。指爭奪尊位或首位

典故出處

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隱公十一年》:“十一年春,滕侯、薛侯來朝,爭長。”

成語典故

公元前712年,姬姓滕侯與任姓薛侯同去魯國朝見魯隱公,兩人都爭着排在前頭爲長。薛侯認爲他的祖先分封在前應排在前頭,滕侯認爲自己是皇族姓應排首位。魯隱公派羽父去勸說薛侯,薛侯同意讓滕侯居上。

成語造句

兩國之間爲了爭奪領土,如同滕薛爭長一般互不相讓,導致局勢愈發緊張。

成語故事

春秋時期,各諸侯國之間的關係複雜多變。在衆多諸侯國中,滕國和薛國雖不算強大,但也有着自己的故事。 滕國和薛國相鄰,兩國時常會因爲一些利益和事務產生摩擦。有一次,兩國的國君一同前往魯國朝見魯隱公。在朝堂之上,滕侯和薛侯爲了誰先行禮的問題起了爭執。 滕侯認爲自己的國家歷史更爲悠久,理應排在前面。而薛侯則以自己是先到魯國爲由,堅持要佔先。雙方各執一詞,互不相讓,場面一度十分尷尬。 魯隱公一時也不知該如何處理這棘手的局面。他的大臣們紛紛進言,有的支持滕侯,有的則傾向薛侯。正當衆人爭論不休時,魯國一位智慧的大臣站出來說:“主公,滕國和薛國的爭執其實不必急於定論。滕國,乃是周文王一母同胞的弟弟的後代,按照輩分和禮儀來說,確實有着特殊的地位。然而,薛侯先到我國,這也是事實。我們不如從長計議,權衡利弊,尋找一個妥善的解決辦法。” 魯隱公聽後,覺得有理,便開始仔細思考。他想起了先人的教誨和歷史上各國之間處理類似爭端的經驗。他深知,若處理不當,可能會引發兩國之間更大的矛盾,甚至影響到魯國與他們的關係。 最終,魯隱公經過深思熟慮,決定採取一個折中的辦法。他讓滕侯和薛侯按照一定的順序依次行禮,既照顧到了滕國的歷史地位,也尊重了薛侯先到的事實。滕侯和薛侯雖然心中仍有些不服,但在魯隱公的調解下,也只能暫時接受了這個安排。 這件事過後,滕國和薛國意識到彼此之間的矛盾不能再這樣持續下去。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,逐漸嘗試通過對話和協商來解決問題。而魯國也通過這次事件,展示了自己在處理諸侯國之間關係上的智慧和能力。 “滕薛爭長”這個成語便由此而來,它形象地描繪了人們爲了爭奪先後順序或地位而產生的爭執。在歷史的長河中,類似的爭端屢見不鮮。然而,通過這個故事,我們也可以明白,在面對矛盾和衝突時,我們需要冷靜思考,借鑑歷史經驗,以智慧和理性的方式去解決問題,而不是一味地爭執不休。只有這樣,才能避免衝突的擴大化,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。

滕薛爭長-成語圖片

滕薛爭長成语图片

其他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