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始之音

成语拼音

zhèng shǐ zhī yīn

正始之音成语解释

①指魏晋玄谈风气。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。当时以何晏、王弼为首,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,谈玄析理,放达不羁;名土风流,盛于洛下。②指纯正的乐声。

典故出处

《晋书·卫玠传》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,此子复玉振于江表,微言之绪,绝而复续。不意永嘉之末,复闻正始之音。”

成语典故

正始之音其若何,朱弦疏越清庙歌。一弹一唱再三叹,曲淡节稀声不多。融融曳曳召元气,听之不觉心平和。(唐·白居易《五弦弹》诗)

成语造句

魏晋时期,社会动荡,但文学领域却异彩纷呈,出现了不少堪称经典的作品,其中就蕴含着正始之音。

成语故事

在三国末期到西晋初期,社会动荡不安,政治局势复杂多变。在这个时期,出现了一群文人雅士,他们的思想和作品被后世称为“正始之音”。 当时,曹魏政权逐渐被司马氏家族掌控,政治斗争异常激烈,许多文人陷入了两难的困境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他们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、命运的无常以及社会的本质。 何晏,作为当时的名士之一,才华横溢,却在政治的漩涡中难以自拔。他渴望一展抱负,却又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。在他的作品中,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。 王弼,年少聪慧,对老庄之学有着深刻的理解。他以其独特的见解和深邃的思考,试图在这混乱的世界中寻找一丝宁静和真理。他的言论和著述,为“正始之音”增添了厚重的哲学色彩。 这些文人所处的时代,战争频繁,百姓生活困苦。他们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,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愤。然而,他们无法直接抨击时政,只能借助诗歌、文章来表达内心的感受。 “正始之音”并非只是一种文学风格,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。它反映了文人们在艰难时世中,对自由、正义和美好的向往。他们深知,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,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,但他们依然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发声。 嵇康,这位刚正不阿的才子,以其卓越的琴艺和不羁的性格,成为了“正始之音”的代表人物。他拒绝与司马氏合作,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。最终,他的正直引来了杀身之祸,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流传。 阮籍,佯狂避世,以醉酒来逃避现实的痛苦。他的《咏怀诗》,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世事的忧虑,让后人感受到了那个时代文人内心的挣扎。 “正始之音”犹如黑暗中的一道曙光,虽然微弱,却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和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。它让我们看到了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,文人的坚守和抗争,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与自由的来之不易。它提醒着我们,无论身处何种困境,都要保持对真、善、美的追求,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。

正始之音-成语图片

正始之音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