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床啮鼻
成语拼音
- tà chuáng niè bí
踏床啮鼻成语解释
- 啮:咬。踏上床去咬自己的鼻子。形容强词夺理,力图狡辩
典故出处
- 《笑林》:“甲曰:‘他踏床子就啮之。’”
成语典故
- 甲与乙打架斗殴,甲咬下乙的鼻子,双方告到官府,官吏询问事情经过。甲说是乙自己咬下自己的鼻子的。官吏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,问他是怎么咬掉自己的鼻子的,甲回答说乙站到床上去就能咬到自己的鼻子了。
成语造句
- 他那种蛮不讲理的行为,简直就像踏床啮鼻一般,让人无法理解和忍受。
成语故事
- 在古代,有一个国家,其国内有两个权势相当的家族,分别是李家和张家。
李家的家主李敖,为人贪婪且心胸狭隘,总是觊觎着张家的财富和地位。而张家的家主张峰,则是一个正直且有智慧的人。
有一次,两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,国家需要大量的物资和人力支持。李敖看到了这个机会,他企图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更多的利益。他在背后偷偷地散播谣言,说张家在战争中私吞了国家的物资,并且故意不积极参与战争。
这些谣言渐渐传到了国王的耳中,国王开始对张家产生了怀疑。张峰得知此事后,非常气愤,他知道这是李敖的阴谋。于是,他决定亲自面见国王,澄清事实。
然而,李敖却早已料到张峰会有此举动,他提前在国王面前说了更多诋毁张家的话。当张峰见到国王时,国王已经对他有了成见。尽管张峰极力解释,但国王还是半信半疑。
李敖见此情形,更加得意忘形。他变本加厉地继续陷害张家,甚至捏造了一些虚假的证据。张家陷入了极大的困境之中。
张峰的儿子张宇看到家族面临如此危机,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。他决定采取行动,为家族洗刷冤屈。他四处收集证据,试图揭露李敖的阴谋。
经过一番努力,张宇终于找到了一些关键的证据,证明了李敖的种种恶行。他拿着这些证据再次面见国王,国王在看了证据后,恍然大悟,明白了一切都是李敖的诡计。
国王对李敖的行为感到非常愤怒,他下令严惩李敖。而张家也终于恢复了名誉和地位。
这个故事中,李敖的行为就如同“踏床啮鼻”一般,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,使用阴险狡诈的计谋,最终却自食恶果。而张家在面对困境时,始终保持正直和坚定,通过努力最终战胜了邪恶。这个故事也提醒着人们,在生活中要保持善良和正义,不要像李敖那样为了私利而做出不道德的事情,否则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。
踏床啮鼻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