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避三舍

成语拼音

tuì bì sān shè

退避三舍成语解释

舍: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。主动退让九十里。比喻退让和回避,避免冲突。

典故出处

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晋楚治兵,遇于中原,其辟君三舍。”

成语典故

春秋时候,晋献公听信谗言,杀了太子申生,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。重耳闻讯,逃出了晋国,在外流忘十几年。经过千幸万苦,重耳来到楚国。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,就以国群之礼相迎,待他如上宾。一天,楚王设宴招待重耳,两人饮洒叙话,气氛十分融洽。忽然楚王问重耳:“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,该怎么报答我呢?”重耳略一思索说:“美女待从、珍宝丝绸,大王您有的是,珍禽羽毛,象牙兽皮,更是楚地的盛产,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?”楚王说:“公子过谦了。话虽然这么说,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?”重耳笑笑回答道:“要是托您的福。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,我愿与贵国友好。假如有一天,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,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(一舍等于三十里),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,我再与您交战。”四年后,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,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。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。公元前633年,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。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,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,驻扎在城濮。楚军见晋军后退,以为对方害怕了,马上追击。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,集中兵力,大破楚军,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。故事出自《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》。成语“退避三舍”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。

成语造句

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,他明智地选择了暂避锋芒,就如同当年晋文公重耳退避三舍那般。

成语故事

春秋时期,晋国公子重耳曾因国内动乱而在外流亡多年。在流亡过程中,他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。 有一次,重耳来到了楚国。楚成王以诸侯之礼相待,重耳非常感激。在一次宴会上,楚成王问重耳:“如果公子返回晋国,当上国君,拿什么来报答我呢?”重耳思索片刻后回答说:“珍禽异兽、珠玉绸绢,大王您都富富有余,我不知道用什么来报答您。”楚成王接着追问:“即便如此,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?”重耳说:“如果托您的福,我真能回到晋国当政,万一将来晋楚两国交战,在战场上相遇,我会命令我的军队退避三舍。” 后来,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,果然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,即晋文公。晋文公即位后,励精图治,晋国日益强大。 几年后,楚国和晋国之间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战争。晋文公想起自己曾经对楚成王的承诺,便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(一舍为三十里)。晋军的将士们对此有些不理解,纷纷表示不应该在大敌当前时后退。晋文公的大臣狐偃向大家解释道:“主公曾经答应过楚王,如果晋楚交战,我们会退避三舍。如今我们后退,是为了兑现承诺。而且这样做,还可以避开楚军的锋芒,让他们骄傲自大。” 楚军见晋军后退,以为晋军害怕了,便骄傲轻敌,一路追击。晋军退到城濮后,摆好了阵势。而楚军由于长途追击,疲惫不堪。最终,晋军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,晋文公也凭借这场胜利奠定了晋国的霸业。 “退避三舍”这个成语由此而来,它既体现了晋文公重信守诺的品质,也展示了一种以退为进的智慧策略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这个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,提醒着人们要遵守承诺,同时也告诉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要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,而不是一味地蛮干。

退避三舍-成语图片

退避三舍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