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言切谏

成语拼音

zhí yán qiē jiàn

直言切谏成语解释

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。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。同直言极谏”。

典故出处

汉·班固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朔虽诙笑,然时观察颜色,直言切谏,上常用之。”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他为官清廉,一心为了百姓,面对朝廷的种种弊端,总是直言切谏,丝毫不畏惧权贵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朝堂之上,风云变幻,权谋争斗不断。有一位名叫魏征的贤臣,他以直言切谏而闻名于世。 魏征原本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,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,唐太宗李世民即位,不仅没有怪罪魏征,反而对他委以重任。 唐太宗深知,要治理好国家,就需要臣子们直言不讳地指出自己的过错。而魏征正是这样一位刚正不阿的臣子。 有一次,唐太宗兴致勃勃地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,正放在手臂上把玩,忽然听闻魏征前来奏事。唐太宗深知魏征定会对此事加以劝谏,于是匆忙将鹞鹰藏于怀中。魏征其实早已看到,但他佯装不知,故意在奏事时拖延时间,滔滔不绝。等到魏征离开,唐太宗再拿出鹞鹰时,鹞鹰已经闷死在怀中。 还有一回,唐太宗想要去泰山封禅,以彰显自己的功绩。满朝文武大多阿谀奉承,纷纷表示赞同。唯有魏征直言切谏道:“如今国家虽然安定,但民生尚未完全恢复,仓库尚不充盈。此时去封禅,耗费巨大,劳民伤财,并非明智之举。”唐太宗听后,虽心中不快,但经过深思,还是采纳了魏征的建议,放弃了封禅的想法。 魏征的直言切谏并非只是逞一时之勇,而是出于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深忧虑。他引经据典,以历史上的兴衰为例,向唐太宗阐述治国理政的道理。他曾说:“以古为镜,可以知兴替。”提醒唐太宗要以史为鉴,不可重蹈前朝的覆辙。 正是因为有魏征这样直言切谏的臣子,唐太宗才能时刻保持清醒,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,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。魏征的直言成为了唐太宗治理国家的一面镜子,让唐太宗能够明察得失,做出正确的决策。 后世之人在评价这段历史时,无不称赞魏征的忠诚与勇敢,也感慨唐太宗的胸怀与气度。直言切谏,不仅需要有敢于直言的勇气,更需要有一颗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。而能够接纳直言切谏的君主,更是难能可贵。魏征与唐太宗的故事,成为了千古美谈,为后世所传颂。

直言切谏-成语图片

直言切谏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