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口铄金
成语拼音
- zhòng kǒu shuò jīn
众口铄金成语解释
- 铄熔化。形容舆论力量大,连金属都能熔化。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。
典故出处
- 《国语·周语下》众心成城,众口铄金。”
成语典故
- 群言淆乱,异说争鸣;众口铄金,积非成是。★鲁迅《三闲集·述香港恭祝圣诞》
成语造句
- 在网络世界里,一些不实的言论被不断传播,最终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,让人意识到众口铄金的可怕。
成语故事
- 在春秋战国时期,各国纷争不断,局势变幻莫测。
有一个小国,其国内有一位贤臣,名叫李义。李义为人正直,一心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出谋划策,他的建议往往能够切中时弊,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。
然而,李义的刚正不阿和直言进谏却得罪了一些朝中的权贵。这些权贵们心怀嫉妒和怨恨,决心要除掉李义。
于是,他们开始在朝堂内外散布关于李义的谣言。他们说李义贪污受贿,中饱私囊;说他勾结敌国,意图叛国;说他傲慢无礼,不把君主放在眼里。
起初,君主对这些谣言并不相信,因为他深知李义的为人和忠诚。但随着谣言的不断传播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议论纷纷。那些不明真相的大臣们在朝堂上也开始对李义指指点点,百姓们在街头巷尾也谈论着李义的“罪行”。
正所谓“三人成虎”,当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说着同样的话时,君主也开始动摇了。他渐渐地对李义产生了怀疑,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他。
最终,在众口铄金的压力之下,君主下令将李义打入大牢。李义在牢中悲愤交加,他深知自己是被冤枉的,却无法为自己辩解。
而这个国家,因为失去了李义这样的贤臣,很快陷入了混乱和衰落。敌国趁机入侵,国家危在旦夕。
此时,君主才幡然醒悟,明白自己错怪了李义。但一切都已经太晚,国家的损失无法挽回。
这个故事警示着后人,众口铄金的力量是极其可怕的。它能让清白之人蒙冤,让正义之士受屈。在面对各种言论时,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,明辨是非,不被谣言所左右,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。就如同《史记》中所记载的“积毁销骨,众口铄金”,言语的力量有时足以摧毁一个人的声誉和命运。
众口铄金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