铢两相称

成语拼音

zhū liǎng xiāng chèn

铢两相称成语解释

形容两者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。

典故出处

茅盾《大题小解》于是指出何者为适如其分,铢两相称,何者被强调了非特殊点而忽略了特殊点,何者甚至被拉扯为‘四不像’。

成语典故

段、王虽同捧杨翠喜,却并不争风吃醋,这是因为杨翠喜受了养母的教,手腕颇为高明,对两人都是不即不离,若拒若迎,而又铢两相称。★高阳《慈禧全传》第六部九七

成语造句

对于这件商品的价格和质量,消费者普遍认为是铢两相称的,物有所值。

成语故事

在古代的商业社会中,有一个繁华的城镇叫临河镇。临河镇地处交通要道,南来北往的商人络绎不绝,商业活动十分繁荣。 在这个镇上,有两个商人,一个叫李富,一个叫王贵。李富经营着一家绸缎庄,他为人精明,善于算计,但有时候过于计较蝇头小利。王贵则从事茶叶生意,他性格豪爽,做事大气,但在生意的细节上却不够精细。 有一次,镇上来了一位大客商,带来了一大批珍贵的丝绸和上等的茶叶。李富和王贵都看中了这批货物,想要将其纳入自己的店铺。于是,他们开始与客商商议价格。 李富拿出算盘,仔细地计算着每一寸丝绸和每一两茶叶的成本和利润,给出的价格精确到了每一个铜板,丝毫不肯让步。而王贵则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直觉,给出了一个相对豪爽的价格,但在具体的数量和质量上,没有像李富那样精细核算。 客商在与他们的交涉中感到十分为难,李富的价格虽然看似合理,但过于苛刻;王贵的价格虽然豪爽,但在细节上不够清晰。经过一番权衡,客商决定将丝绸卖给李富,茶叶卖给王贵。 然而,在交易完成后,问题出现了。李富发现这批丝绸虽然价格划算,但其中有一部分质量存在瑕疵,他想要找客商退货或者降低价格,但客商却以当初已经谈妥为由拒绝了。王贵这边,在收到茶叶后,发现数量与当初约定的有所出入,也与客商产生了纠纷。 两人都陷入了困境,生意也因此受到了影响。这时,镇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听闻了此事,前来劝解他们。老者说:“做生意,讲究的是铢两相称,既要精明算计,也要大气豪爽;既要注重细节,也要把握大局。李富你过于计较毫厘,失去了对货物整体质量的判断;王贵你过于豪爽,忽略了交易中的具体细节。这样都难以达成真正的公平和满意。” 李富和王贵听了老者的话,恍然大悟。他们意识到,只有在价格、质量、数量等各个方面都做到铢两相称,才能实现长久的生意合作和盈利。 从此,李富在做生意时不再只盯着眼前的小利,开始注重货物的品质和长远的合作;王贵也变得更加细心,在豪爽出价的同时,把交易的细节都明确清楚。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好,成为了临河镇最成功的商人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生活和工作中,我们要追求铢两相称的平衡和公正,不能过于偏颇,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。

铢两相称-成语图片

铢两相称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