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谷不分

成语拼音

wǔ gǔ bù fēn

五谷不分成语解释

五谷:通常指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。指不参加劳动,不能辨别五谷。形容脱离生产劳动,缺乏生产知识。

典故出处

《论语·微子》: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”

成语典故

春秋时期,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,经历卫、陈、蔡等国的碰壁后,从叶邑出来迷了路,子路前去问路,回来后发现不见了孔子,就问地里耕种的农夫,农夫说: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”子路发现遇到德高的隐者,只好自己寻找。

成语造句

他整天只知道埋头读书,不事稼穑,以至于五谷不分。

成语故事

在春秋时期,有一个富家子弟名叫子路。子路从小养尊处优,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。 有一次,子路奉父亲之命前往郊外的农庄视察自家的田地。他身着华丽的衣裳,骑着高头大马,带着一群随从浩浩荡荡地出发了。到了农庄,子路看着那一片片广阔的田地,却根本不知道那些农作物是什么。 农夫们在田间辛勤劳作,子路走过去,好奇地问一个农夫:“这地里长的都是些什么呀?”农夫惊讶地看着他,回答道:“这是麦子呀,公子。”子路又指着另一片地问:“那这个呢?”农夫无奈地说:“那是稻谷呀。”子路一脸茫然,他根本分不清这些农作物。 农夫们私下议论纷纷:“这个富家公子真是五谷不分呀,连这些常见的作物都不认识。”子路听到了这些议论,感到十分羞愧。他意识到自己虽然生活富足,但对于生活最基本的常识却如此缺乏。 回到家中,子路陷入了沉思。他想起了古代的贤人们,他们不仅博学多才,还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深刻的理解。子路决心改变自己,他开始主动学习农业知识,经常到农庄去和农夫们交流,亲身体验农耕生活。 随着时间的推移,子路逐渐摆脱了五谷不分的状态,他对农作物有了深入的了解,也更加懂得了劳动人民的艰辛。这件事情让子路明白了一个道理:一个人不能只追求物质的享受和表面的虚荣,而应该注重实际知识和生活技能的培养。 在历史的长河中,像子路这样五谷不分的人并不少见。《论语》中就曾记载:“丈人曰:‘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’”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些人不事生产,对基本的农事都不了解。而子路的经历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,提醒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,避免成为一个只知享乐、五谷不分的人。只有真正了解生活的本质和基础,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踏实、稳健。

五谷不分-成语图片

五谷不分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