逐末弃本
成语拼音
- zhú mò qì běn
逐末弃本成语解释
- 追求细枝末节,舍弃事物根本的、主要的部分。
典故出处
- 唐·魏徵《嫂叔舅服议》今在舅服止一时,为姨居丧五月,徇名丧实,逐末弃本。”
成语典故
- 无
成语造句
-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,我们不能只关注眼前的蝇头小利,逐末弃本,而应坚守初心,把握根本。
成语故事
- 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度,名为华国。华国地大物博,百姓们勤劳善良,国家的农业和手工业都发展得十分出色。
在华国的一个小镇上,有一位名叫李明的年轻商人。李明头脑灵活,善于捕捉商机。起初,他凭借着贩卖本地的农产品,积累了一些财富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发现从事一些新奇的奢侈品贸易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。
于是,李明逐渐将精力从原本稳定的农产品贸易转移到了奢侈品的买卖上。他开始频繁地与外国商人打交道,引进各种华丽的珠宝、昂贵的丝绸和珍稀的香料。这些奢侈品在华国的上层社会中引起了轰动,李明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。
但是,李明的转变却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。由于他不再重视农产品的贸易,导致当地的农民们失去了一个重要的销售渠道。农产品积压,价格暴跌,农民们的生活变得日益艰难。
与此同时,华国的农业生产也受到了影响。大片的农田因为无人耕种而荒芜,粮食产量大幅下降。而李明所热衷的奢侈品贸易,只是满足了一小部分人的虚荣和欲望,对于国家的真正繁荣和稳定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。
国家的一位智者名叫王贤,他看到了这种现象的严重性。他向国王进谏道:“陛下,如今国内像李明这样的商人越来越多,他们逐末弃本,只顾追求眼前的高额利润,而忽视了农业这个国家的根本。长此以往,国家必将陷入危机。农业乃立国之本,若农业衰败,百姓温饱无着,国家又如何能长治久安呢?”
国王听了王贤的话,深感忧虑。他立刻下令,对商人的贸易进行规范和引导,鼓励他们重新重视农业和基础产业的发展。同时,国王还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,鼓励农民耕种,提高农业生产的积极性。
李明在国王的政策调整中,也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。他回想起曾经那个农业兴旺、百姓安居乐业的小镇,心中充满了愧疚。于是,他决定重新回归农产品贸易,并且利用自己积累的财富,投资农业生产,改良种植技术,帮助农民们提高产量和质量。
经过多年的努力,华国的农业又重新恢复了生机。百姓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,国家也变得更加繁荣富强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追求发展和利益的过程中,切不可逐末弃本。要始终牢记根本,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和长久的繁荣。就如同一个国家,农业是根基,工业是支柱,服务业是枝叶,只有根基稳固,支柱坚实,枝叶才能繁茂,国家这棵大树才能茁壮成长,屹立不倒。
逐末弃本-成语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