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发文身

成语拼音

zhù fā wén shēn

祝发文身成语解释

削短头发,刻画其身。指中原以外地区异族的风俗服制。

典故出处

《毂梁传·哀公十三年》吴,夷狄之国也,祝发文身。”晋·孙绰《喻道论》周之泰伯远弃骨肉,托迹异域,祝发文身,存之不反,而论称至德,书著大贤。”

成语典故

成语造句

在那个古老的部落里,人们遵循着独特的传统,常常可以看到有人祝发文身,以表达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。

成语故事

在远古时期,有一个部落,部落中的人们过着简单却充满挑战的生活。 这个部落位于一片广袤的森林边缘,周围是湍急的河流和险峻的山脉。他们依靠狩猎、捕鱼和采集果实为生。部落中的人们勇敢而坚韧,为了生存不断与大自然搏斗。 部落的首领名叫阿勇,他是一位智慧且富有领导力的人。在一次与临近部落的冲突中,阿勇带领族人取得了胜利,但他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,许多年轻的勇士受伤甚至失去了生命。 阿勇深知,要让部落更加强大,必须找到一种能够凝聚族人、赋予他们勇气和力量的方式。于是,他想到了一个古老的传统——祝发文身。 在一个盛大的仪式上,阿勇召集了部落的所有成员。他站在高处,对着众人说道:“我们的祖先曾以祝发文身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,获得神灵的庇佑,让我们重拾这一传统,祈求力量与勇气。” 族人们纷纷响应,他们用锋利的石刀在自己的身体上刻下象征勇气和力量的图案,用彩色的颜料涂抹,让这些图案更加醒目。他们将头发束起,插上鲜艳的羽毛和兽骨。 经过祝发文身的仪式后,部落的人们仿佛获得了新生的力量。在狩猎中,他们更加勇敢无畏,面对凶猛的野兽也毫不退缩;在捕鱼时,他们能够更加熟练地应对河流的湍急;在面对其他部落的挑衅时,他们展现出了强大的团结和战斗力。 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个部落因为他们的勇气和团结,逐渐繁荣昌盛。周边的部落对他们充满了敬畏,不再轻易挑衅。 正如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中记载:“越王勾践,其先禹之苗裔,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。封于会稽,以奉守禹之祀。文身断发,披草莱而邑焉。”这祝发文身的传统,在历史的长河中,成为了一些部落和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,代表着他们的勇气、信仰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 而这个部落,也因祝发文身这一传统,在艰难的环境中顽强生存,不断发展壮大,书写了属于他们的传奇篇章。

祝发文身-成语图片

祝发文身成语图片

其他成语故事